刘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研究员,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长期从事汉唐考古发掘与研究,擅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研究,在秦汉隋唐建筑布局、职官制度、封泥制度等方面见解独到,研究颇深。曾先后参加甘肃武威百塔寺遗址,河北邺城潜伏城门遗址等多个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经验丰富,博闻强识。
关中的自然优势
在中国很多大的古都中,长安总是名列第一。我们数一数,从早期的西周到后来的秦、汉,到最后的唐,还有之前的一系列小的王朝,加起来林林总总有13个之多。
那么在长安定都,可能大家会觉得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是如果我们退回去看,实际上并非偶然。
刘邦在与项羽的一系列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他是在山东定陶继的帝位。后来,由于他手下的将领很多都是山东人,这个山东是指崤山以东,跟今天的山东是两个概念。
将领就建议定都在洛阳。但是他手下的谋士娄敬,也就是后来赐名为刘敬的人,认为洛阳这个地方并不是这么适于建都,因此他就让张良,我们都知道张良是非常有名的谋士,也是刘邦非常信任的谋士,让他去直接劝说刘邦。
张良就说,关中是“左肴函”,就是萧关和函谷关;“右陇蜀”,像甘肃,以及我们今天的四川有个陇蜀,其中是“沃野千里”, “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认为这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而什么叫天府?唐代人颜师 .古,颜师古也是住在长安,他就说“天府财物所聚.谓之天府”.说关中物产富饶,可备充足的使用,所以把这地方称之为天府。
刘邦一听张良说,关中这么好之后,马上就决定我不在洛阳待了,我回长安。之所以回长安,是因为他在之前,在秦末农民的战争中有“怀王之约”,“怀王之约”说先“入关中者为王”,那么刘邦首先是入了关中,后来项羽组织分封的时候没有把关中给他,而是让他做汉王,后来到汉中做了汉王。
不过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就进了关中,后来以岳阳为都,之后让萧何、四太子至岳阳,支持刘邦向东跟项羽进行一系列战斗。
所以关中对于刘邦一点不陌生,著名的“约法三章”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因此刘邦说关中这么好,为什么不回去。所以他又回来了,回来就在这建都定了下来。
到了唐代,之后我们都知道有郭子仪,郭子仪有一次论述关中的优势,他说雍州之地,所谓雍州就是我们说的关中,说雍州之地,古称天府。
郭子仪还是用原来张良的话说,“右控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即前边有秦岭,后边有渭河、黄河,这个地方用他的话说,“神明之奥,王者所都。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兵强士勇,雄视八方”。如果有利的时候就可以出攻,没有利可以退而守之。“此用武之国,非诸夏所同”,他认为“秦汉因之,卒成帝业”。所以秦汉在这么好的地方,因此完成了统一,如果在这建都“则泰”,就很好,如果不在这建都,“则亡”。
所以郭子仪后来讲到唐代,说“高祖倡义”,唐高祖倡议, “亦先入关”,所以先入关了,那么“惟能翦灭奸雄,底定区宇”,完成统一。(编者注:节选自唐代郭子仪创作的一篇散文名为《请车驾还京奏》)。因此他从一个军事家角度来说,关中这地方非常强势。
如果我们从历史上看,周文王从关中出发,最后灭的是大邑商,完成统一;后来秦始皇以关中为基础,向东灭了诸国,最后完成统一;而刘邦也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东完成统一。
那么从这一系列来说,印证当时张良在劝刘邦时的后一句话。刚才讲的只是自然形势,那么张良还跟刘邦说,关中是“阻三面而固守”,向东只有一个函谷关、萧关, “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就一面才能出去。
“诸侯安定”, “黄河、渭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就是如果大家都听话,那么我通过黄河、渭河把粮食运过来,天下都OK。
“诸侯有变”,那么“顺流而下”,顺着渭河到黄河, “足以委输”,那么这完全可以胜利,这也就是我们长期在这地方取得胜利的一个原因。
在当时的自然和军事条件下,关中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势,因此无论是周还是秦、汉、唐,以及在汉唐之前那些小王朝,隋也非常重要,都以此为都。
关中的人文优势
当然,只有自然地势,如果没有人文的传统,那么也是一场空白。就像我们知道美国只有200年历史,那么200年之前呢?它没有我们这么长的文明,但关中的文明基础其实非常悠久。
像我们中学都会讲大荔人、蓝田人,在很古老的时代,这地方已经有人类在繁衍生息。之后,到半坡文化,我們今天有半坡遗址,像这两年的杨官寨遗址、客省庄遗址,以及大量的文化遗存,在整个关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不断发展,因此这地方有人、有很好的文化,所以到这之后才能发展起来。
我们都说秦的统一。秦人一开始的时候,按照文献的记载是给周王牧马的,而他的来源是东方,这一点清华简上也有记述,最起码在战国时候,大家记住秦人是从东边而来。
秦人来之后,先到甘肃一带,之后一步步繁衍到了关中,到了雍城,就是到德公都大郑宫,雍城即今天的凤翔。
之后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秦人一步步壮大,在西周灭亡后留下烂摊子的情况下,一步步扩展,最后出现了春秋五霸的秦穆公。
当然,对于秦来说,秦穆公的大业其实很短,他37年继的霸业,39年就去世了,而他霸业去了之后,秦人内外关乱,内部不稳定,所以霸业实际上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到了秦献公的时候觉得这种情况不行。
当时什么情况?用秦孝公的话说是“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秦人不与四方诸侯交往,大家“以敌御之”,看不起秦人,看不起秦人的话,秦人觉得过不去,因此迁都栎阳,在栎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比如献公七年, “初行为市”,做了市场经济改革。后来, “户籍相伍”,就是户口制度改革,这两个制度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我们的很多制度都来源于栎阳。
后来到孝公发布求贤令,招来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商鞅。“商鞅变法”是在栎阳开始的,那么“徙木立信”等等一系列的过程由此而来。
在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到孝公12年决定迁都成阳,以成阳为根据地,秦人一步步壮大。
在孝公去世之后,惠文王继位,商鞅因为在变法中得罪过孝公之子,惠文王将商鞅斩首,但是商鞅之法一直延续下来,秦人走向了胜利,最后的结果是秦的统一。
而当时关中作为都城的很重要的原因,实际上是从秦以来的水利建设开始。
我们都知道郑国渠的故事,本来是一个间谍工程,但秦始皇看到了它巨大的潜力。
我们刚才讲关中是“沃野千里”, “沃野千里”只是一个自然资源,只是一个面积。但是这个地方实际上之前有很多地,并不适于种植粮食,因为在渭河以北很多地区的盐碱化很高,盐碱化很高实际上土地种不了粮食,和没有一样。
郑国来这地方修水利,实际上他是把泾河上比较浑浊的水引过来灌溉,把这个碾压下去。郑国渠修好之后,整个渭北的很多地方得到了泾河的灌溉,粮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有了粮食自然人口也会繁衍,因此郑国渠虽然是间谍工程,但实际上资助了泰国,最后完成统一。
而作为首都来说,刚才讲这地方有很多优势,“天府之国,财富所聚”,但是作为有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官员的人手来说,关中还是有些不足。因此一开始张良说我“顺槽河而下”,地方的粮可以运来,那么到汉武帝时候又修了漕渠。
漕渠修好之后,关中的粮食可以避免渭河的水涨,这种季节河流的限制,因此粮食都得到供应。后来几个朝代都得益于这座城的农业基础和粮食基础。
关中的文化优势
关中长期作为都城,除了它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之外,还积聚了很多文化上的原因。
从战国中晚期开始,人员的流动是越来越开放,像诸子百家、纵横家,文献里有很多,而在这其中人才的争夺,最后取胜的我们看上去应该是秦人。
像水利的郑国,还有变法的商鞅,以及作为丞相的李斯。就拿秦始皇自己来说,在邯郸出生,在邯郸成长,实际上也得到了很多东方的朋友的教育。
这些人集中在秦人的故地,就是关中来说,聚集了很多的高级知识分子,文化自然传承下来。到汉代的时候,作为文化中心的基点又得到了一系列的强化。
当时除了长安城之外,还建设了很多陵邑,比如长陵邑、茂陵邑,在这些陵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把东边的豪强,有钱有文化的人,强行地迁移到陵邑,称之为“強干弱枝”,让他们离开故土,这样没有原来的基础之后,他们就不会造反。
这些人迁移到关中之后,不是自己一个人或者一家人,而是一族,甚至很多给他服务的人都会随之而来,看上去只有几户几个姓的人,但实际上很多。
这些人因为原来在故地,比方说山东、齐鲁这些地方,这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而文化发达很多集中在这些有钱人或者有势力的人的手上,因为当时读书识字的人也是以这些人为主,因此他们来到关中之后,也把他们的当地文化带到了关中,将关中的文化更多地弘高,所以当时陵邑地区的文化发展其实很高。
在人口上也是如此,如《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长安城的人口都不如茂陵邑的人口,我们可能想象不到,比如北京,北京城的人口还不如通州的人口,实际上就是这种情况。当时长安城里主要可能是皇帝和官署办公的相关建筑,而主要的人口集中在陵邑里,人在这地方聚集之后,文化就流传了下来。
我们在很多帝陵的发掘中,特别是阳陵邑的发掘中,在陪葬墓都会发现有西汉时期的墓,还有他家族墓,比如说一直可能延续到东汉,几百年里这些人在这繁衍生息,把关中的文化自然就推向了高峰。
而这些人留在这里,也就造成了后来的那些小朝廷,比如西魏这些小朝廷在这儿做都,因为这些人实际上也是当地的人口所培养去扶持或者去服务的。如果没有这些人,当然它就不会在这选都,没有人的地方,不会为都。
关中有富饶的土地,丰厚的物产,还有悠久的文明,还有当时很多的文化人,当时最高的文化聚集在这里,因此最后一代代传下来,当然也是互为支持。因为它作为首都,那么它会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而聚集,它有个聚集作用,强者越强,那么这地方所看到的了解到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
像大量人口的聚集以及文化的昌盛,这些其实在考古土都有了很多的发现。比如我们在成阳北塬上就发现了六国宫馆的遗存。这些遗存是秦始皇在统一的过程中灭了六国宫室,之后在这儿修的,修好之后这些人就留了下来。
同时我们在长陵邑、茂陵邑以及其他的安陵邑都发现了很多,非我们秦人、非我们关中原有的东西,这些人哪来的?其实有关中豪强来这地方生活,他们一直在这生活了几百年,发展了这些,包括我们说的司马迁,他也不在长安住,他是茂陵人士。
我们在墓葬发掘中发现了有来自西方,来自北方,来自南方这些墓葬,东方当然有很多。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在长安城这个宝地上繁衍生长。同时我们还发掘了很多墓葬,墓葬里有壁画,壁画里反映出当时繁荣的文化和多方交流的实际情况。
比如章怀太子墓里,有《客使图》的壁画,画有各种服饰的人。学者有研究,有的说有新罗人、有日本人,西方的各种都有,这个研究很多。
从壁画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确实是“八方辐辏,人员聚集”,文化也自然水涨船高。在一系列的烘托下,长安城作为都城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里,无论是汉长安城,还是唐长安城,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它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甚至可以说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关中这片“沃野千里”的土地,最后建设了世界文明史上非常悠久的历史,为我们历史上留下了这两座非常重要的都城。一千多年的历史里,它是整个我们的核心。直到今天,汉唐长安城所在的地点还在我们的祖国大陆的核心地区,像大地原点、授时中心都在这里。
我们现在有非常昌盛的现代交通,四通八迭。而在古代的时候,在1000年、200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在这种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交通交错的情况下,长安它在空间上位于中心自然便于对各方的管理,四方的财物也容易聚集起来,这可能也是它作为长久都城一个重要的基础所在。
“丝路一号古船”—— 汉代的第一艘木板船
说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前几年我们负责发掘渭河桥的时候,在渭河桥的北端,我们发现了很小的一艘木船。这艘船对于我们考古上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是汉代的第一艘木板船,是我们考古发现的。
船发掘出来之后,就找到了中国造船技术史最权威的徐龙飞先生。他到现场看了以后非常惊讶,说这艘船不仅有很多榫卯结构,在这之前,我们认为可能是明代、元代才有的,但是它上头就有了,而且榫卯不是中国的。
他当时并没有指出是哪里,我们后来查了有限的资料之后,认为它是罗马船。这种榫卯结构,在远东或者太平洋地区的第一次发现,非常有意义的发现。
因为我们要想是谁把这个技术带来,除此之外还有多少?因为从当时造船来看,首都地区肯定是最高的水平。因为当时汉武帝要灭南越,有楼船将军在昆明池建水军。
在此之前,在春秋的时候,我们说“秦晋之好”,有“泛舟之役”。所谓“泛舟之役”,就是晋国发生灾荒,向秦国请援,泰国就拿上小船送粮食,一艘一艘顺渭河而下到了晋国,因为船很多,所以像船队一样称为“泛舟之役”。所以在渭河上修船造船的历史很早,但是船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
这时候,为何我们称之为“丝路一号古船”?这艘船出来之后,远远地超出了我们想象,我们不知道谁带过来的,在这之前还有没有?
这种长距离、跨区域的文明的出现,超出了我们文献的记载,文献上从来没有说关中用的船是罗马式的榫卯,那么这个是我们远远想不到的。
考古总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文献所没有记载,或者记载的语焉不详的东西,甚至会改变很多记述。而考古学经过了从192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安阳殷墟的发掘开始,今年已经整整90年。而就关中来说,汉唐长安城的發掘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
经过这60多年来几代考古学家的工作,我们对这些城市的平面,它里面的结构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了解。在此之前我们对这两个非常伟大的都城的了解,实际上是基于后代人的追溯和当事人语焉不详的记载。
比如唐长安城有多大,我们考古发现数据都有些很大的差异,有的大有的小,那么有这些数据之后,我们对它的了解实际上就真真实实地落了下来。
唐长安城,我们看《长安志》,它东西南北是有里数记载的,我们最后经过实地测量之后,发现有的是几十米,有的可能上百米,这些其实都是考古学可能揭示的。我们相信随着对长安地区周围考古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发现会震惊我们,也会震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