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姗姗
摘 要:为了提高医院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搭建具有医院特色的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医院档案资料的临床参考作用,对于推动医院建设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受新医改进程持续深化的影响,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及挑战,一旦改进优化策略不得当则可能影响档案资料的利用效果。本文以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改进优化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优化策略
自新医改明确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以来,促使彻底解决看病难及看病贵问题成为医疗行业的短期工作目标,强调搭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础医疗卫生制度,方可向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及价廉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由此可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以主动迎合新医改发展进程为前提条件,保证医院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有助于落实新医改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1]。然而,从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基础设施不全、业务水平不足及信息化程度滞后等,一旦管理人员自身思想认知不端正则无法规范档案管理流程,难以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鉴于此,本文针对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优化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存问题分析
1.1 管理机制不全
现阶段我国医院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全的问题,其档案信息搜集效率低下,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中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处于初期阶段,下级科室档案资料收集标准要求不够严格,并且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尚未纳入目标责任机制,难以明确划分其考核范畴,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直接影响医院档案资料的收集效率[2]。同时,部分医院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造成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极大程度上增加数据资源的共享难度,再者资金投入有限,无法开发出更为智能高效的档案检索系统,直接影响档案信息的利用效果,甚至无法满足新医改的要求。
1.2 业务水平不足
从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来看,仍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及业务水平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并且部分医院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错误认为档案管理可有可无,将岗位培训重点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上转移,造成档案管理陷入被动局
面[3]。同时,大多数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尚未经过系统性及专业性的岗位培训,其管理理论知识过于薄弱,大大增加档案管理工作差错的发生率。除过硬的理论知识外,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工作责任感,全面了解及适度涉猎各个领域各个知识点,方可完全胜任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
1.3 信息化程度滞后
受新医改进程持续深化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渐渐向信息化及网络化方向转变,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医疗机构网络开发及应用水平相对滞后,其信息化管理仅仅体现于档案信息数据检索层面,对于档案深入挖掘及有效利用的程度远远不足,说明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够健全完善[4]。同时,多数医疗机构过于看重提升医疗水平,完全忽略档案利用的服务功能,是造成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不足的主要因素,并且极个别地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基础管理设备设施,其管理条件相对落后,极大程度上增加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直接影响医院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2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优化的必要性
与其他类型档案相比,医院档案包括医院建成以来所有重大事件,例如:重大决策、建设成果、病例资料及健康信息等,对于促进医院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并且上述档案均利用视频、音频及书面材料等形式进行保存,往往被视为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划分为后勤档案管理、行政档案管理及病理档案管理。除病理档案管理专门交由卫生健康部门保管利用外,其他类型档案资料均交由医疗机构自行管理[5]。由此可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侧重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占据着医院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
3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优化的策略
为了促使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医院长远发展,医院立足于前瞻性眼光,全方位审视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侧重于弥补档案管理机制的不足,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便利性及安全性,确保其使用价值。
3.1 健全管理机制
一般说来,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目标实现无法脱离专业基础设施设备的支持,换而言之专业基础设施设备是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网络化的目标。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医院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持续扩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各项硬件设施符合网络化管理要求为前提条件,侧重于提升医院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并且挑选基础设施设备期间,综合考虑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现状及发展方向,不得脱离医疗机构自身具体情况,努力平衡医院病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及其它档案间关系,营造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2 提高业务水平
受新医改进程持续深化的影响,医疗机构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及个人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医院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立足于档案管理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人才长期培养方案,持续扩大资金投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岗位培训活动,实现岗位培训常态化的目标,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个人能力,真正意义上做到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同时,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招聘标准,尽量吸纳具有管理经验且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现代化管理人才,将管理工作效果与个人绩效相结合,便于调动其自主學习积极性。
3.3 运用信息技术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医院加大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全方位分析档案管理的现存问题,深入理解档案管理的价值及内容,从根源上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提供充足经费为前提太偶见,为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变革进程注入全新活动。同时,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积极引进保密机制及奖惩机制,大大降低恶意泄露或违规使用的发生率,极大程度上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综合考虑医院档案的特殊性,突出其内容隐私性特点,以保证患者合法隐私为前提条件,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例如:OA办公系统及RFID技术等,方可大幅度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4 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新医改政策实施不止能大幅度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更能保证其医疗服务质量。因此,相关医院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及发展方向,革新档案管理机制,搭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档案管理模式,并且做好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消除影响档案管理安全性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促进我国医院档案管理水平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叶红.探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优化策略[J].才智,2019(24):220.
[2]谢从德.探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47.
[3]赵公水,孙俊晓.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山东档案,2019(03):55-56.
[4]董春玲.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以及有关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1):51-52.
[5]孙坪,缪建辉.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8(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