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宁 邹建洲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肾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占成人高血压的5%、儿童高血压的60%以上。调查显示,肾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8.0%~86.2%。随着肾病的进展,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反过来,高血压又会加剧肾脏病变,引起并加重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也就是说,肾病与高血压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肾病患者使用降压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高血压加剧肾脏病变,引起并加重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如此,不难理解,即使肾病患者血压已降至正常,仍须长期服降压药。通常,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毫米汞柱;尿白蛋白排泄率>300毫克/24小时的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应更严格,为≤130/8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可以耐受,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
目前公认,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宜用2~4周时间将血压控制于目标范围内,并坚持长期达标。遗憾的是,我国肾病患者血压控制于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只占33.1%,血压<130/80毫米汞柱者仅有14.1%。
肾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血压也更难控制。目前,临床上用于慢性肾病患者的常用降压药有5类。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等,是我国慢性肾病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血管,引起反应性心率加快。其中,维拉帕米、地尔硫应避免用于心脏房室传导功能障碍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如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沙坦类降压药除能有效降低全身血压外,还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对于服用此类药物后血压控制正常的肾病患者而言,只要可以耐受,宜长期使用。当然,用药前需查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钾浓度。若肾小球滤过率过低和/或血清钾浓度过高,则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应在医生监测下进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如卡托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等。此类药物具有和沙坦类降压药类似的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普利類降压药可能出现干咳,若患者无法耐受,可更换为沙坦类。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等。一般不用于单药起始治疗肾性高血压,常适用于高血压伴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冠心病等情况。长期使用这类药物者撤药时需缓慢减量,突然停药可导致高血压反跳、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依普利酮等。长期使用利尿剂可以减少体内的血容量,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但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电解质,同时预防血容量过低所致的低血压等。
肾病与高血压互为因果,将血压控制于目标范围,对延缓肾病进展十分有利。慢性肾病患者,无论血压是否升高,只要服用降压药后不出现明显的低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和高钾血症,均宜长期服用,以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
服药期间,患者须遵医嘱定期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钾水平,每日测量血压,以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大众医学201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