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遗传因素,以及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等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很多机制未明。近年来,为阐明可能存在的糖尿病新风险机制,我们团队围绕营养卫生、环境重金属污染、激素水平、免疫调节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为探索生命早期饥饿叠加后期营养过剩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二次打击”现象,我们开展了华东地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分层抽样,共纳入受试者12 483人。根据受试者经历饥荒时的年龄,把他们分为5组:胎儿期暴露组(1959—1962年出生),儿童期暴露组(1949—1958年出生),青少年/成年期暴露组(1921—1948年出生),未暴露组1 (1963—1974年出生)和未暴露组2(1975年后出生),以未暴露组1为对照组。经济水平由2013年每个抽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2013年全国相比,分为高或低经济水平地区。
分析发现,生命早期(胎儿期和儿童期)暴露于饥荒(营养缺乏,即第一次打击)和成年后经历经济发展(营养过剩,即第二次打击),与成年后糖尿病患病风险升高相关;与暴露于程度较轻的饥荒相比,胎儿期和儿童期暴露于严重饥荒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上升0.31%和0.20%,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90%和44%。由此,我们提出了饥饿与饱食交替的“二次打击”营养失衡学说,动物模型研究亦证实了这一观点。
铅作为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可以导致糖代谢紊乱。我们将城市和郊区、经济发展速度作为分层因素,于2014年起在我国东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进行环境因素与代谢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历时3年,发现铅污染与中国成人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研究发现:在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血铅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4.2、46.2和47.0 微克/升,呈递增趋势;环境铅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前期的发生相关;环境铅暴露与心血管事件的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如肥胖、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我们进一步进行了动物试验,发现了铅暴露导致肥胖和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机制。
对卵泡刺激素、甲狀腺激素、维生素D等激素与糖脂代谢紊乱关系的研究发现,卵泡刺激素水平越高,则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病率越低,而脂肪肝与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没有相关性。关于甲状腺激素,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TSH(促甲状腺激素)过高(如大于10毫单位/升),可以预防肥胖,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蛋白B7H4在肿瘤免疫逃逸、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免疫调节蛋白B7H4、Jam3表达明显下调,其在机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导致糖代谢紊乱的具体机制将为糖尿病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症、风湿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内科疑难和复杂病例的处理。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大众医学201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