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水“鼓包”,应对有方

2019-12-20 08:44闫亚敏虞正红
大众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鼓包外渗输液

闫亚敏 虞正红

小刘的故事:一周前,我做了个小手术,术后打了两天点滴。一次打点滴时,我感到手背肿胀,一看,只见鼓起了个“小包”。护士在一番观察后嘱咐我用冷水局部湿敷,并为我更换了注射部位。我的血管比较细,打点滴“鼓包”是常有的事,待“小包”消退后,我便将这事抛到了脑后,全然忘了护士的嘱咐。没想到的是,一天后,“鼓包”的那只手有些异常,针眼上方两条静脉明显发红、发硬,伴有瘙痒,稍用力按压便感到一阵阵疼痛。医生说,这是发生了静脉炎。

静脉外渗是指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下组织,使注射部位的皮肤出现疼痛、肿胀、红斑等症状,甚至发生溃疡、坏死及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静脉外渗的4个原因

除穿刺技術外,静脉外渗还与以下4个原因有关。

血管因素  与患者的年龄、静脉粗细、全身营养状况、是否具有血管相关疾病等原因有关。

穿刺部位  在同一血管部位反复穿刺、注射部位位于关节或下肢等情况,最易发生外渗。

环境因素  包括输注药物的温度、速度,以及是否使用输液泵,等等。

药物因素  药物的剂量、浓度、毒性、pH、渗透压、血管刺激性均与外渗的发生及其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静脉外渗,贵在预防

静脉外渗不仅会产生不适,恢复也较为耗时,故对于静脉输液者而言,尽量避免药物外渗很有必要。不少患者可能认为,观察药物输注情况是护士的事,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

在穿刺前,患者应主动说明自身的血管情况,为护士选择穿刺部位提供更多信息,避免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应避免输液部位大幅度活动。如果需要如厕,可请人帮忙;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若发现注射部位肿胀、隆起,可能已发生针头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应尽快呼唤护士拔出针头,更换注射部位。静脉输液结束后,应使用消毒棉签或棉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数分钟,直至穿刺点无渗血为止,不可进行局部按揉,以免出现皮下血肿,对血管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发生外渗,积极应对

发生静脉外渗后,及早干预至关重要。外渗药物的种类不同,应对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  物理干预

抬高患肢  可减轻外渗区域的肿胀程度。

冷敷  可使血管收缩,限制炎症反应,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还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紫杉醇、氮芥、顺铂等所致的皮肤损伤。冷敷以每次15~20分钟为宜,每日至少4次。

热敷  可使血管舒张,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局部损伤。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脱水药物(如甘露醇)、细胞毒性药物(如达卡巴嗪)、碳酸氢钠等的外渗。值得注意的是,发生静脉外渗后不可立即(应在24小时后)热敷,以免引起皮下出血。

 方法二: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前

药物干预2天后

药物干预8天后

透明质酸酶、二甲基亚砜、右雷佐生、硫代硫酸钠等药物均对外渗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这些药物均可加快局部渗出液或血液的吸收和清除,使皮肤水肿快速消退。此外,还可用金黄散、醋酸膏、硫酸镁、地塞米松磷酸钠、复方盐酸利多卡因等湿敷。

猜你喜欢
鼓包外渗输液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一起锅炉清洗后鼓包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换流站电阻冷却面板鼓包分析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颈枕输液袋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