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娜
当前,在美术课堂中,有很多教学看似高效,环节紧密相扣、过渡精致完美,但实际上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充分体验、探究、思考,学习没有真正发生,因此一堂课下来,学生几乎掌握不了专业技法,更不具备创作的能力。笔者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美术教学变革实验中,分别从导入、探究、创作三个环节让课堂“慢下来”,着力培养学生感知体验、探究思辨、联想创作的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具象思维、统摄思维、创造思维,让深度学习真实有效地发生。
一、慢在感知体验,把握物像特征
体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显著的可行性和独到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去体验感官认知、体验情感共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如“板栗”教学片段。
授课前,教师分发给每个学生一颗板栗,让学生摸一摸并说说感受。
师:认真观察板栗,你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它的外壳虽然光滑,但表面有纹理、底部较粗糙。
生2:我观察到了板栗是由几个面组成的。
生3:我想剥开板栗,尝尝它的味道呢。
教师继续追问:“破壳的板栗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反应很快地说道:“它粗糙不平,还会划伤我的手呢……”
同学们通过不断的观察、感知,准确抓住了板栗的特点,教师再进行块面分割(轮廓线)、表面纹理(线条的轻重、粗细、方向)、底部粗糙(点线结合,疏密对比)、破壳的板栗(双线)等线描写生专业技法的讲解。学生在学会画一颗板栗后,就能画更多不同形态的板栗,部分同学还创造性地添加了板栗袋。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的感知体验时间,虽然课堂进度慢了下来,但促进了学生敏感把控物象能力的提升,为创作表现做足了准备。
二、慢在思考思辨,同伴协同习得
1.慢节奏的师生协同,促合作探究
如“有趣的数字”教学片段。
教师以“数字大变身”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师生协同、你问我答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促进思辨过程。
师:大家刚刚观察了图片上的五星红旗,很像数字“4”。同学们看老师的示范,数字“4”变成了风筝,请思考“4”还可以变成什么物体?
生1:“4”的外轮廓线就像刀的形状,它还可以变成一把菜刀。
生2:把“4”倒过来,还可以变成沙漏!
师:非常好!老师采用了变形的表现方法把“4”变成风筝,大家想想看,还可以用哪些表现方法改变物体的形状?
生3:把“4”变成“刀”,用了想象的表现方法。
生4:把“4”倒过来变形成“沙漏”,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生间不断的协同与碰撞让课堂“慢下来”,一幅幅生动、有个性的图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浮现。
2.慢节奏的倾听交流,促思考思辨
如“淡彩小盆栽”教学片段。
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然光中叶子的绿色,然后在可调节LED灯的暖光下,继续观察出绿叶会呈现出黄绿、草绿的色彩倾向。接着提问:“在冷光下,绿色的叶子又会呈现怎样的色彩倾向?”(小组合作探究)
生1:我发现原本绿色的叶子变得发蓝了。
生2: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蓝绿色。
生3:我赞成生2的观点,但有补充,葉子的亮面呈蓝绿色,但暗面则倾向紫色。
生4:我来总结,在不同的冷暖光线下,物体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倾向。
慢下来的课堂让学生相互倾听、合作探究,通过不断的观察、对比、思考发展统摄思维,提高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慢节奏的创作,促反思迁移
1.初创作—反思改进—再创作
如“树爷爷画像”教学片段。
为解决本课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大树纹理的教学重点,教师首先导入樟树、榕树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上纵横交错的根茎纹理,让学生进行初步创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
生1:我发现线条没有疏密对比,大部分线条一字排开。
生2:有几幅作品线条粗细对比不明显。
教师一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一边针对提出的问题开始线条示范,画出粗细不同、疏密对比的几组线条,与学生一起探究总结出线条排列组合的方法。最后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了3分钟的线条排列练习。逐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后,教师要求学生们根据反思之后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通过“初创作—反思改进—再创作”的教学过程,整个课堂慢下来,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主思考、判断理解和再创作的能力。
2.学科之间知识点、技法的迁移创作
综合性是美术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习得各种绘画技能、提升审美素养,还应具备迁移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科学课《动物的消化系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年级学生秦晏妮用绘画加文字的形式记录了青蛙的口腔、食道、胃、肝脏、大肠等消化系统,运用了美术学科中线描和色彩的知识点,准确地表现出了青蛙的外形及内部消化系统。观者看到的是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科学展示作品,学习成果一目了然(见图1)。
学科之间的迁移让美术课慢了下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理解,又提高了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的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
在构建美术深度学习课堂的道路上,教师有意识地“慢下来”,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以此“搅动”学生的思维,课堂会创生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