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郑雄烽?庞稚晖
【摘 要】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正是每个人基本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基本动作技能的有效发展将为今后更为复杂的动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文献与实践教学研究,并结合人类动作发展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特点,针对该阶段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系列训练方法。
【关键词】动作技能 训练方法与策略 小学生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指标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评估,以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这三个指标都与其动作技能发展密不可分。动作技能发展水平不仅可以判断与监测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的显性特征,而且也是检测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1]。在人类动作技能发展过程中,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水平始终贯穿着人的一生。小学阶段(6~11岁)是人基本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基本动作技能巩固提高和熟练运用的重要时期,熟练地掌握动作技能有助于今后学习更难、更复杂的专项技能[2]。因此,教师如何有效地结合动作技能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适当干预,使小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呈良性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骨骼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可塑性强。关节柔韧性及灵活性较好,但牢固性差。大肌肉群发育优于小肌肉群,收缩能力较为薄弱,耐力差。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发展不均衡,兴奋占主导地位,大脑易疲劳,容易出现错误动作。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动作无意识性和情緒性,注意力不稳定且难以持久。记忆主要靠机械记忆,思维模式为形象思维。小学生基本动作技能包括位移技能(跑、跳等)、非位移技能(平衡、重心转移等)和操作技能—物体控制技能(投接球等),这些技能是运动的基础,也是生活中的动作基础。
本文将小学阶段分为早期阶段(6~7岁)、中期阶段(8~9岁)、后期阶段(10~11岁),针对这三个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小学生动作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动作技能发展课程目标与具体的、易操作的训练方法,为小学生动作技能发展指引方向。
一、小学早期阶段(6~7岁)动作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与训练方法
6~7岁的小学生下肢骨骼增长快于身体;关节稳定型差,不宜做剧烈运动;肌腱短而宽;好奇、好动、好模仿、自制力差;脑功能快速发育,大脑皮层兴奋大于抑制,注意力难以持久;形象思维为主、直观为主;难以理解抽象概念;无自我评价意识。针对该年龄段的小学生,动作发展课程目标重点是柔韧、灵敏,初步发展速度、平衡。动作训练时主要目标是学习怎样控制肢体行为,发展协调能力,使得儿童自身的肢体控制能力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可以灵活地控制肢体行为的发展过程[3]。
1.位移技能的发展
(1)原地双脚纵跳[4]
目的:训练儿童基础跳跃能力。方法:身体保持立正状态,目视前方,假想头顶正上方有一个球,略微下蹲,轻轻起跳,用头顶球;落地时微屈膝缓冲震动,保持身体稳定。变换跳跃高度,直至每一跳都能做到轻起轻落,身体平稳。
(2)双脚跳[5]
目的:锻炼儿童的跳跃位移能力。方法:在原地双脚纵跳的基础上,以前、后、左、右的顺序依次变换方向跳跃;以低高度近距离起步,逐渐可加大高度与距离;重复跳跃,做到轻起轻落,身体平稳。
(3)单脚纵跳
目的:锻炼儿童的跳跃能力与单脚平衡能力。方法:在原地双脚纵跳的基础上,单脚起跳,同脚落地,微蹲缓冲;一只脚练习5次之后换另一只脚;以低高度近距离起步,逐渐可加大高度与距离。重复动作,做到轻起轻落,身体平稳。注意:若儿童不能单脚站立,可一脚支撑一脚脚尖着地辅助。
(4)跑马步[6]
目的:训练儿童的身体控制与协调能力。方法:在立正状态的基础上,左脚向前跨一步,落地支撑,右脚迅速向左脚靠拢,待身体稳定,重复左脚前跨、右脚靠拢的动作;手臂微弯曲自然放于身体两侧。重复训练,直至可以自由变换前进脚与方向,并保持动作节奏。
(5)滑步[7]
目的:训练儿童的身体控制与协调能力。方法:身体立直,膝盖微弯曲,肩膀不动,头转向左侧;左脚向左跨一步,宽度略大于肩膀,落地支撑,右脚迅速向左脚靠拢,待身体稳定,重复左脚左跨、右脚靠拢的动作;手臂抬起,与肩齐平。重复训练,直至可以自由变换先行脚、转头方向、和动作速度,并保持动作节奏。
2.非位移技能的发展
(1)滚动[8]
目的:发展儿童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方法:双腿全蹲,双手抱膝,低头团身,身团紧后进行滚动练习,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前后左右滚动的练习;反复练习直至脱离教师保护。
(2)前滚翻[9]
目的:发展灵巧素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方法:在滚动练习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帮助下,团身紧,向前圆滑滚动,滚成直线。
3.操作技能发展
(1)投掷
目的:训练儿童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侧身站立,重心在后,优势手在后,进行网球投掷;先投直线、再投空中弧线;动作熟悉后,逐渐增加投掷距离。
(2)接球[10]
目的:训练儿童的手眼协调性。方法:学生将小足球上抛,落地反弹后双手接住;再进行抛球后不反弹直接接球的练习;动作熟悉后,逐渐增加抛球高度、更换小一点球,并做好接球时手臂的
缓冲。
(3)篮球运球[11]
目的:训练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和空间意识。方法:惯用手原地运球,球与腰同高,动作熟练后进行运球慢走;熟练后提高行走速度;可进行非优势手练习,直至可以凭手的感觉双手交替运球。
(4)足球运球
目的:训练脚对球的控制能力、速度意识。方法:用脚背触球,脚尖指向地面方向,控制踢球力度运球;逐渐加快速度,直至保持动作稳定的情况下,慢跑带球;优势脚熟悉动作后,换非优势脚练习,直至双脚自由交替熟练运球。
(5)跳绳[12]
目的:训练节奏感和手眼脚协调能力。方法:上臂贴近身体,手腕用力。脚尖和前脚掌起跳,呼吸有节奏,身体挺直而不僵硬。
二、小学中期阶段(8~9岁)动作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与训练方法
8~9岁的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平稳期,肌肉中水分多,适合中小强度运动,头部发育速度落后于腿部的发育。他们兴趣广泛、喜好新颖事物,但无意性和情绪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该年龄段小学生动作技能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该阶段应该逐步发展儿童的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并进行简单组合动作的教学。
1.位移技能的发展
(1)跨步跳[13]
目的:训练儿童的跳跃能力。方法:单脚起跳,另一只脚落地,落地时屈膝缓冲;通过伸展身体增加滞空时间;一开始由五步助跑一步跨跳,逐渐减少助跑,直至可以连续跨跳;可根据情况设置障碍物增加兴趣。
(2)跳跃和落地
目的:提高儿童的跳跃能力和落地缓冲能力。方法:按照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单脚起跳同脚落地、单脚起跳异脚落地的顺序进行练习,熟练后可自由组合跳跃姿势。
2.非位移技能的发展
(1)后滚翻
目的:发展柔韧、灵巧素质[14]。方法:低头团身,快速后滚翻臀,滚至颈肩,及时推垫。
(2)跪跳起[15]
目的:手臂与身体协调配合。方法:跪姿开始,双臂迅速上摆制动,同时瞬间展髋、提膝、收腿成半蹲。
(3)侧手翻[16]
目的:增强上肢、肩带、腰腹力量,训练身体平衡能力。方法:侧向站立手平举,蹬地双手双脚依次落地,尽量使手脚落在一条直线上,身体绷紧挺,落地平稳。
(4)跳上成蹲撑,向前跳下接前滚翻[17]
目的:体会高处跳下自我保护的技巧。方法:双脚同时起跳上跳箱,屈膝落地,立即跳下接前滚翻;要求协调自然,衔接连贯。
3.操作技能的发展
(1)单手推实心球
目的:全身协调发力。方法:持球,后引预备,推球(蹬、转、挺、推)。
(2)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18]
目的:发展协调性。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两手持球于头上后引,蹬地收腹甩臂,将球抛出;初次练习强调动作标准,不要求距离。
(3)抛球踢球
目的:手眼脚协调发展。方法:将球轻轻抛起,在球落地前踢球的中心下方,将球踢到空中;加大力度,让球飞得更高更远。
(4)向上托乒乓球
目的:空间意识、手眼配合。方法:使用乒乓球拍将球向上连续托起,熟练后增加托起的高度。
(5)对墙击打乒乓球
目的:力量控制、身体控制、手眼协调。方法:站在距离墙1.5米处,对墙击打乒乓球,当乒乓球弹回时再次对墙击打,连续进行。熟练之后可以增加距离墙的距离。
三、小学后期阶段(10~11岁)动作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与训练方法
10~11岁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重增长速度大于身高增长速度,肌肉力量发展相对滞后,灵敏素质发展迅速,掌握和学习动作较快,是发展力量、耐力的敏感期。该年龄段小学生注意力有所发展,记忆能力提高,学习动作的效率提高,自我评价意识更加完善。该年龄段小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应趋于多元,主要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以及初步掌握几项较为复杂的运动技能。
1.位移技能
(1)下压式、上挑式接力[19]
目的:运动中的手臂控制能力。方法: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向后伸直,虎口张开,掌心向上,传棒人将接力棒前段压送到接棒人掌心;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后伸,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接力棒前端由下向上挑送至接棒人掌心。
(2)跳远[20]
目的:全身协调配合。方法:助跑、踏跳,腾空后屈膝向胸前靠拢,两臂经身前后摆,落地时小腿前伸,身体前倾,手臂摆至身前维持平衡。
(3)跨越式跳高[21]
目的:训练灵敏、全身协调配合。方法:助跑、起跳,起跳时摆动腿微屈积极向上,过杆后,摆动腿脚尖内转下压,起跳腿跟随过杆,落地屈膝缓冲。
2.非位移技能
(1)肩肘倒立[22]
目的:训练身体控制能力、腰腹力量和平衡能力。方法:上体向后滚动,两臂压垫,举腿撑腰,用肩和两肘三点撑地保持平衡。
(2)前滚翻—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并腿坐—肩肘倒立
目的:了解技巧组合动作规律,促进灵敏、柔韌、平衡、定向能力发展。方法:前滚翻起立,单脚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并腿坐,上体向后倒,滚动成肩肘倒立。
(3)分腿腾跃山羊[23]
目的: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并初步掌握分腿腾越的动作。方法:助跑,双脚踏跳,提臀分腿,顶肩推手,腾空时身体绷紧,屈膝缓冲落地。
3.操作技能
(1)篮球控球
目的:将运球技能与其他技能结合应用。方法:一对一进行运球和防守练习,一人在固定位置进行干扰,带球者双手交替运球前进,利用身体遮挡、假动作变向等护球、躲避干扰,顺利到达指定位置。
(2)羽毛球击球
目的:提高空间意识,对移动目标的判断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方法:自己将羽毛球竖直上抛,之后击打,练习羽毛球后场高远球。
(3)动态环境传接球[24]
目的:发展学生的灵巧素质、身体协调、预判能力。方法:两人配合,进行行进间篮球传接球练习,将球准确传到对方位置;动作熟悉后,可增加防守人员的断球和干扰。
A:表示学生基本了解动作构成和知识,能够简单运用,处于动作泛化阶段
B:表示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动作的要素,处于动作的分化阶段
C:表示学生对动作已经可以灵活运用与体育活动之中,处于动作的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D:表示对该动作持续安排练习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动作技能练习要求存在差异。对于简单的、基础的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练习,一直持续到小学高年级,但要求逐渐提高。有些较高难度的内容,小学低年级不需要练习。但每一项动作技能,小学生都要经历从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到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四、小学生动作技能发展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顺序地发展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学习要充分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一系列动作技能。小学生的动作发展应该是多元的,且不宜过早地在小学阶段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
2.教学手段与学生主体相适应
在指导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指导体育课程。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针对个体的差异性设计相应的指导动作技能发展的课程,充分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3.以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应该趋于多元化,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或者是动作的单一教学,不同项目与动作灵活的组合课程使得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更加地全面。
4.建构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动作技能的发展评价应是多维度的,通过教师、学生以及专业量表评定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水平,建立一套具有反馈的,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5.注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干预周期
对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干预至少应该持续8周,且一项技术或动作的学习控制应不少于90分钟,这样效果将会更加显著[25]。
小学阶段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不仅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也为今后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小学的早期、中期、后期,儿童都应广泛涉猎各类体育项目,为充分发展各类动作技能创造机遇,而不是单一的专项训练。同时,教师与家长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培养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和基础的体育知识,更要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基本动作技能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担起必要的职责。期望本文能为奋戰在一线的教师以及家长提供参考,使得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得到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Greg Payne,耿培新.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Lloyd R S,Cronin J B,Faigenbaum A D,et al.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on Long-Term Athlet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6,30(6):1491-1509.
[3] 王晶.7~12岁儿童单脚跳动作发展特征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4] 刘强.发展少儿跳远能力的练习[J].田径,2019(4):11-12.
[5] 安琪,黎春兰,李冉,尹军.提高排球起跳和移动能力的快速伸缩复合练习方法[J].体育教学,2018,38(10):18-19.
[6] 李卓翰.蒙古族文化与蒙族舞蹈创作研究[J].戏剧之家,2015(10):160.
[7] 张超超.3—10岁儿童前滑步动作发展特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8] 严红芬.探寻低年级前滚翻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27):66-67.
[9] 唐志浩.连续前滚翻教学设计[J]. 体育教学,2011,31(10):50.
[10] 林道志,李定宇.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2):199-200.
[11] 姜妮娜.3—10岁儿童双手接球动作发展特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2] 金丽丽.探析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运动,2017(24):129-130.
[13] 罗金良.济南市3—10岁儿童跨步跳动作发展特征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4] 薛雯玮.小学“后滚翻”教学的四步骤[J].中国学校体育,2007(6):76-77.
[15] 李健.体操教学中“动作节奏”的价值、作用与培养——以小学技巧“跪跳起”动作为例[J].体育教学,2014,34(4):61-63.
[16] 张瑞海.关于对小学体育课《侧手翻》的教学简析[J].才智,2016(12).
[17] 董顺利.“跳上成跪撑接跪跳下”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3,33(7):47-48.
[18] 贺斌.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81-182.
[19] 吴晓江.体育教学中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探研[J].成才之路,2019(2):69.
[20] 管万红.小学高年级蹲踞式跳远教学策略[J].田径,2016(4):6-7.
[21] 田昭山.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J]. 青少年体育,2013(4):132.
[22] 邹静.《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17(6):42-43.
[23] 孙永生,王帅,尹军.身体运动功能融入小学5—6年级山羊分腿腾跃教学中的练习方法[J].体育教学,2017,37(3):12-16.
[24] 夏立君,陆汉.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0,30(6):51-53.
[25] 辛飞,蔡玉军,鲍冉,王凯,陈思同,刘阳,孙晓姣.国外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研究系统评述[J].体育科学,2019,39(2):83-97.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JYB019)成果。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2.北京体育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