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蓉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书法学习偏重笔画,而高年级学生则突出结构的重要性。虽然各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书法是视觉的艺术,学生学习书法要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是书法课学习的重要环节。随着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学校的重视,书法教师的数量与学生对教师的实际需求数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不少学校学生到六年级才开始学习书法。书法的学习最重根本,因此教师往往会采用三年级的书写练习指导。如此一来,高年级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刚刚形成的软笔书写能力之间的矛盾就凸显了出来。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实践。
一、通过观察、对比、思考的方式学习笔画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法。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是提升观察效率最为直接的方法。六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书法,最容易出现抓不住观察重点的问题。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与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笔画。
1.观察与对比,发现撇的相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的方式,初步建立笔画的形态概念。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课《长撇》位于《短撇》之后,可以看出编者是在为长撇的教学进行铺垫,根据撇的由重到轻的相同特点,进一步安排学习。我在本课中采用了视频导入,首先利用《九成宫》中的10个带有长撇的字制作成视頻,吸引学生进行观察。并预先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字中的长撇的共同特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学生非常顺利地找出了长撇的共同特征是:由粗到细。在这里,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找出共同点,并对长撇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拓宽了眼界。
2.对比与思考,总结长撇的笔法
学生以旧知识为基础进行对比与思考,发现笔画之间的相同与不同。《长撇》一课中,我直接提问题:“还有哪个长笔画具有相似的特征?”学生马上就联想到悬针竖。我顺势提出第二层的对比:找出悬针竖与长撇的不同(长撇会有方向上的改变,而悬针竖则是直接下行)。
当然,悬针竖与长撇的粗细变化,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学生的手指发育与观察能力的局限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对六年级学生而言,我则采用直接引导思考的方式:写好长撇要注意什么?学生根据书写悬针竖的经验提出:起笔的切笔与转锋,行笔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出现转折,收笔要出尖。在教师的示范之前完成对整个笔画的构建,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将提前构建好的书写要点与教师的示范进行互相印证。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断地通过相同与不同的交替,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更为理性地思考笔法的形同与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笔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提升观察实效;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与完善正确良好的思维顺序与方法体系。
二、通过观察与对比学习分析字形的方法
笔画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笔画书写的成功与否不仅会影响这一笔的表现,同时也会影响布局结构。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笔画上,范字作为体会笔画变化的辅助内容而存在。但是如果使用教材的是六年级学生,则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六年级学生拥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更希望自己独立完成对整个字的实践,对自己的期许往往会比较高。因此书写结构的失败,导致整个字的书写效果不佳,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书写兴趣。
比如,《长撇》一课为了体现撇的变化,选择了“右”“在”两个字,“右”字是上宽下窄,而“在”字则是上窄下宽,两个字的撇的作用不同,导致撇的形态的不同。六年级的学生固然拥有比较强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刚刚开始学习书法,学生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分析还处于空白阶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逐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与调节,保证学生的实际获得。
1.引导学生对外形进行观察
通过看一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由字的最外层进行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如,“右”就是一个扁字。学生刚开始会觉得是正方形、长方形。但是这样的说法往往会让学生忽略范字本身灵活与多层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陷入误区。因此,用长、方、扁这样的描述,既可以有效概况出字的外形,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与观察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是课堂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
2.找到范字的基本形态特征
学生通过画线的方式,感受结构的基本形态,用连线的方式,从字最窄的位置画出竖向的辅助线。比如,“在”从第一横的两侧画竖线,就会发现它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字。“右”从口的两侧画竖线则会发现它是一个上宽下窄的字。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了两个字的形态不同,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观察以及对辅助线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用最少的辅助线体现更多的结构特征的方法。
3.熟悉笔画走向与范字体势
可以通过斜线找到整个字势的走向。例如,欧体字的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通过亲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欧体字 “险劲”结构的体会。于此同时,学生还会发现,另一个特点就是布白均匀。
4.感受笔画在字中的变化
学生在充分观察结构的过程中,对长撇的形态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认知。书写过程中的再次体验,不但是对学生观察成果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加深对笔画与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解过程。书写活动是眼睛、头脑、手的共同协作的产物,学生只有亲身体验过了,才会对笔画与结构的要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是书法学习的重要途径,应指导学生通过从外到内多种方法逐步进行,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掌握分析字形的方法,在今后的书法课堂练习中不断巩固,并学会运用,最终一定能形成独立分析字形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