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2019-12-20 03:04程瑞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心理素质体育锻炼

程瑞

摘  要:青少年体育运动可以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体育锻炼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因此,每个青少年都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获得这些好处。对许多青少年来说,中学体育运动是一种方便和愉快的运动方式。本文通过探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来思考未来体育教育的走向。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时期,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素养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127-02

1  研究背景

有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日益变差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球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报道,在资源受限的环境和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中学生的抑郁或焦虑患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在这些数据调查中,患有抑郁或焦虑患病率的报告数据超过了35%。了解中学生心理疾病的负担是必要的,因为有证据表明,认知、行为和正面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群体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心理健康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心理健康像身体健康一样,是整个功能的运转比较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运转正常跟身体的运转正常不一样,要更为复杂。心理健康还要涉及到跟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己能感受到健康、幸福、快乐。心理健康表现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的关系

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带来的身体益处(如增强心脏健康),而运动对体育健康的促进作用则较少提及。然而,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会改善情绪和情绪状态。运动既能促进心理健康,又能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通过锻炼获得的共同心理益处: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和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提高自尊;对身体成就的骄傲;增加对自己的满足增加能量的感觉;增强对身体能力的信心;抑郁症状减少。当人们体验到这些心理益处时,他们很可能也会有动力继续锻炼,从而继续得到这些好处。每个人都知道有规律的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锻炼也是改善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对抑郁、焦虑、多动症等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它还能减轻压力,提高记忆力,帮助睡眠,减少情绪波动。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像抗抑郁药物一样有效地治疗轻度到中度抑郁症,当然没有副作用。除了缓解抑郁症状,研究还表明,保持锻炼计划可以防止抑郁症复发。锻炼是对抗抑郁的有力武器,原因有以下几点。最重要的是,它促进大脑的各种变化,包括神经生长、减少炎症,以及促进平静和健康感觉的新活动模式。它还能释放内啡肽,这是大脑中强大的化学物质,能让你精神振奋,感觉良好。最后,锻炼也可以分散注意力,讓你有一些安静的时间来打破助长抑郁的消极思想循环。

体育锻炼对精神和情感的益处包括更敏锐的记忆力和思维。让你感觉更好的内啡肽也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让你对手头的任务感觉敏锐。锻炼还能刺激新脑细胞的生长,并有助于防止与年龄有关的衰退。更高的自尊:有规律的活动是对你的思想、身体和灵魂的一种投资。当它成为习惯,它可以培养你的自我价值感,让你感到强大和强大。你会对自己的外表感觉更好,通过完成哪怕是很小的锻炼目标,你也会有成就感。更好的睡眠:即使是早上或下午的短时间运动也能帮助调节你的睡眠模式。当面对生活中的精神或情感挑战时,锻炼可以帮助你以健康的方式应对,而不是诉诸更糟的消极行为。有规律的运动也可以帮助增强你的免疫系统,减少压力的影响。一项前瞻性研究的分析发现,体育活动的基线指标可预测总体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与最不活跃的人群相比,最活跃的人群痴呆风险降低28%,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45%。因此,在预防心理和生理疾病方面,合理的体育锻炼活动有着显著作用。

3  如何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

还记得去年内地上映的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张嘉译主演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戏剧中,这位体育教师不仅是一名在编体育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健身俱乐部的兼职健身教练,真可谓一专多能。倘若在这样的体育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的体质至少应该不会太差。可回到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是逐年下滑,学校体育更是得不到重视,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在北京、上海、广州、云南、陕西、辽宁6个省(市),在对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一项生活方式大调查中发现,在平日课余运动时间不足1h的比例超过6成。这是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

在人的心理品质素养里,最核心、最要培养的是自觉力、自律力、专注力、坚持力和耐挫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培养这样的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专家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学校学习成绩和生活中的各方面发展表现都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学习的自觉性程度都比较高。而同样地,当这批学生进入到社会,我们会发现工作中那些自觉性、坚持力程度比较高的人,他们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坚持不懈的能力也远远强过过其他人。于他人相比较,很明显他们更容易比较自觉地完成工作,也更容易取得足够出色的成绩。

还记得教科书上对于学校体育的最终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这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所以根据这一要求,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适合学生进行强身健体的体育课程,或者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安排实用性较强的体育课程——也就是说离开了体育课堂,学生依然可以独自进行控制与完成的课程,而不是所谓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责任与使命感的体育课程。这种课程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在学校学生和家长面前走一个程序,不管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抑或是他们的技能都没有能够得到一个提高。所以这样的课程应该更加具有特点与针对性,是学生日常生活所需要的。

4  结语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运动技术的传授者的角色是不会变的,但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学生终身运动习惯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教师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范富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强化[J].学周刊,2019(9):148.

[2] 焦庆超.青少年体育锻炼、人际素质、心理适应性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C].2018.

[3] 冯强.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69-70.

[4] 吕晖.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体育师友,2016,39(1):45-47.

[5] 陈开春.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2):115-116.

[6] 万从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92-93.

[7] 万丛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53-254.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心理素质体育锻炼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