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理工特色体育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

2019-12-20 03:04曾石山李立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课程建设创新

曾石山 李立平

摘  要: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实行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已有较长一段时间,本文在文献资料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实践,提出构建理工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从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思路、开设内容与要求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三位一体”  理工特色  创新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091-02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大学生的终身健康奠定基础,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协同合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长沙理工大学既是一所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一所紧紧依托行业、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立足新时代,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辦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体育学院是学校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全面担负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科研任务。长沙理工大学的体育教学紧跟学校的办学目标,在体育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传统的体育课程外,一直努力探索具有理工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创新与实践。交通、电气、水利等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都需致力于国家的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属于山地、丛林、水域、高空等野外作业,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都相对较差,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对学生的体能、意志、道德等身心方面的体育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针对交通、电气、水利等专业的行业特征,相继开设了“交通越野类”“水域体能类”“电气攀爬类”“三位一体”的理工特色体育课程,为学校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  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特色体育课程进高校已有好几年, 教学成果也不错。从浙江建设高校体育特色项目政策的出台, 到厦门大学“开放式”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北京大学“终身体育需要”发展目标的提出, 无不显示出特色化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 理工大学开设特色课的必要性

交通、电气、水利等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都需致力于国家的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属于山地、丛林、水域、高空等野外作业,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都相对较差,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对学生的体能、意志、道德等身心方面的体育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设体育特色课是很有必要的。

2.2 开设特色课的可行性

(1)《指导纲要》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保证。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对高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指导要求。《纲要》培养目标中无论是基本目标,还是发展目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纲要》第七条明确应要求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第二十一条中强调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这些为长沙理工大学特色专业开设特色课程提供政策保证。

(2)师资条件是特色课程开设的人力保证。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在教师的引进上,学校也相应考虑到各行色的专业特色,除专业能力强之外其综合能力也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现学院有定向越野专业教师3名、游泳专业教师5名,体适能专业教师2名,攀岩专业教师2名等对所要开设的体育特色课程是完全能胜任,也能满足学校特色专业对特色体育教学的需求。

3  具体开设思路

3.1 确立了具有理工特色的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为交通、电气、水利、机械等行业培养思想品德好、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有特殊专业体育素养的、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本研究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探究式”“翻转课堂”“微课”“对分堂课”“动态分层”等,构建了PBL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合理利用智媒体、网络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最新动态、新知识和新技术,以达到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3.3 创建了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包括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和多元评价手段。要全面体现教学效果则需采用了多元评价体系,本文所说的多元评价主体由老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三元组成;多元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非学习内容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探究、创新、实践及合作意识) ;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课后拓展任务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考试,考核主要体育认知水平、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学习态度;多元评价手段除了教师纸质或文档式记录各项内容评价结果外,借助数字校园网络、信息技术和自主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元评价。达到了学生专业素养与体育素养相融合的目标。

4  具体开设内容与要求

除开设常规体育课程外,我院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融合交通、电气、水利等专业行业特征,开设了交通越野类、水域体能类和电气攀爬类的特色体育课程。即水利学院开设游泳必修课,划船、体适能等选修课,交通学院开设定向越野必修课,徒步、自行车为选修课,电气学院开设攀岩必修课,器械攀登、攀爬登山、拓展训练为选修课的特色课程体该3个学院的学生的体育学分中在特色体育课程里需修满3个学分,其他至少修1学分即可,当然也可以多修。特色课程中除第一学期的必修课外,其余的2学分可以在大一、大二其他3个学期中任意哪期选修完成即可,有的甚至可以是大三或大四在完成也可以(如游泳)。在开设课时上与其他内容一样,30课时/1学分/学期。

5  开设理工特色体育课程的作用

5.1 体育课程设置与学校特色发展紧密融合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在设置上极少考虑与其它专业的协调、融合发展,长沙理工大学是以交通、电气、水利等专业为主的特色大学,这些特色专业要求对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体育课程设置与这些专业的发展要求相吻合,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

5.2 體育素养与专业素养需求紧密融合

交通、水利、电气等专业的毕业生,其专业素养需要能适应高空、水域、野外等场地工作的身心素养,而传统体育教学中,缺乏对这些特殊条件下身心素养需求而进行的针对性培养,极易造成学生的专业素养较高,而身心方面的体育素养达不到行业要求的尴尬局面,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三位一体”理工特色课程的开始,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尴尬局面,使学生体育素养与专业素养紧密融合。

5.3 特色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目前,长沙理工大学在校团委注册登记的体育学生社团达24个,现除了传统的三大球、健身操、网球、武术等社团外,增开了具有理工特色的终极越野定向协会、游泳协会、攀岩协会、五公里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全校性的大型比赛活动除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等每年举办一次,由各特色社团组织的比赛基本上保持了周周有、月月有。据统计,全校学生常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人均在2次/周以上,近2年来,长沙理工大学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班级、年级、院、校级)的人数达65%以上。

6  结语

特色课程的开设,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调查表明:95%的交通运输类学生对自行车、徒步、定向越野的教学感兴趣;98%的电气专业学生认为本校开设攀爬、登山、体能拓展等体育项目很有必要;90%的学生认为对本校的评价体系很合理;92%的学生对本校开设特色体育课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1] 刘坚,高长征.立足于理念基础上的体育特色课程建设[J].中国学校体育,2012(10):12.

[2] 高勇军.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4):96-97.

[3] 冯强,肖渊实.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的现实与未来——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个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7):143-144.

[4] 张力勇.开发体育特色课程引领学校科学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3(10):16-18.

[5] 朱伟.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11):59-60.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课程建设创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