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军
摘 要:研究分析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找出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主要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好;但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发展不均衡,与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测试人数,引起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的重视。
关键词:重庆市南岸区 五、六年级学生 体质健康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087-04
随着《全面健身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国家对于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引起了高度重视。学生群体作为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格外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于2015年根据学生体质的具体情况对体质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加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健康第一”确立为指导思想,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并且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健康第一”作为教育理念,应开足、开齐体育课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不足之处,试图为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出可行性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怡丰实验小学2所学校中145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测试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青海师范大学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等途径查阅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优秀硕博论文、期刊和书籍,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文件,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归类,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1.2.2 测试法
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细则和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成绩评估。由青海师范大学测试组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器械对145名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实测,测试完成后剔除无效数据1 份,有效数据144份作为本文的样本总量。
1.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对测试数据进行录入和采集,剔除无效数据后,导入SPSS(18.0版本)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描述。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情况分析
表1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中,处在“良好”评价等级的人数最多为80人,占比55.6%;其次是“及格”评价等级,为42人,占比29.2%;处在“优秀”等级的人数最少为22人,占比15.3%。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比较令人满意,都达到了“及格”以上水平,但也仍存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均衡的现象,处在“优秀”等级人数过少,“及格”等级的人数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要加强对于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加强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
2.2 重慶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各指标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发现,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形态指(BMI)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处在“正常”范围的人数最多,为123人,占比85.4%;其次是“超重”人数为15人,占比10.4%;“肥胖”人数为5人,占比3.5%;最后是“低体重”的人数,为1人,占比0.7%。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BMI)大多数人处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仍存在“低重”“超重”和“肥胖”的学生群体,尤其是“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仍占测试总人数的13.9%。导致“超重”和“肥胖”人数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饮食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热量、高糖的食物摄取过多;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等。
2.3 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机能分析
由表3的数据显示,在对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机能的测试中发现:学生身体机能达到“优秀”的人数最多为56人,占38.9%;其次是处在“良好”评分等级的人数,为45人,占比31.3%;最后是“及格”等级的人数,为43人,占比29.9%。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的心肺功能良好,均达到了“及格”等级以上,但“及格”等级的人数也占有较大比重,应加强对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整体水平。
2.4 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表4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50m跑测试成绩情况为:“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为93人,占比64.6%;“良好”等级的学生位居第二,为30人,占比 20.8%;“优秀”等级的学生为17人,占比11.8%;最后为“不及格”等级的学生4人,占比2.8%。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50m测试成绩处在“及格”等级的占绝大多数,“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相对较少,并且还有4人处在“不及格”等级,所以反映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总体较差,在平时的锻炼当中应加强有关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的练习。
表5的数据显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情况为:处在“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为66人,占比45.8%;“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并列位居第二,为37人,占比25.7%;最后是“不及格”等级的人数为4人,占比2.8%。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处在“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反映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的柔韧素质整体较差,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五、六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快,出现身高迅速增长,加之平时缺乏有效练习的手段和策略,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的柔韧素质较差。
表6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的1min跳绳测试得出处在“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为61人,占比42.4%;其次是处在“优秀”等级的人数为51人,占比35.4%;“良好”等级的人数最少,为32人22.2%。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跳绳成绩总体情况较好,均达到“及格”以上等级。
表7数据显示,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1min仰卧起坐测试成绩中“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为83人,占比57.6%;其次是“优秀”等级的人数为34人,占比23.6%;“良好”等级的人数位居第三,为24人,占比16.7%;最后是“不及格”等级的人数,为3人,占比2.1%。由此可见,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1min仰卧起坐测试成绩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优秀”“良好”等级人数较少,“及格”等级人数占有较大比重,并且还有“不及格”现象的存在。说明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核心力量较差,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训练。
表8的数据显示,在对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50m×8往返跑的测试中发现:处在“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多,为84人,占比58.3%;其次是“良好”等级的人数为30人,占比20.8%;“优秀”等级的人数位居第三,为29人,占比20.1%;最后是“不及格”等级的人数为1人,占比0.7%。由此表明,重慶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50m×8往返跑成绩不太理想,“及格”等级的人数高达半数以上,“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小,并且存在“不及格”的现象。
2.5 影响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状况主要受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所探讨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展开。
2.5.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和重视,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但五、六年级的学生处在小学升初中的重要拐点,更多的领导倾向于对学生文化课的重视,而忽略了学生的体质健康。通过访谈得知校领导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序开展大多持非常支持的态度,但在具体落实当中就大打折扣了,场地器材、体育师资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参与身体练习的需要。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5.2 学生自身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上持一般的态度态度,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并且由于作业负担过重,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过少,所以很少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好,均达到“及格”以上等级。
(2)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BMI)测试情况不容乐观,有85.4%的学生处在“正常”的标准范围,但也有“低体重”、“超重”和“肥”现象的存在。
(3)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较高,均达到“及格”以上等级水平,且“优秀”和”良好”人数占比高达70.1%。
(4)重庆市南岸区五、六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及格”的现象,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都需进一步加强。
3.2 建议
(1)建议重庆市南岸区相关领导加强对学校的监察力度,并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改善运动场地设施,确保器材数量,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加强学生对于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认知,从而使学生明白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0.
[2] 费加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思[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121-1124.
[3] 陈安慧.瑞安市小学生体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D].宁波大学,2014
[4] 陈志岗.论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11(1):238.
[5] 李佳玲.安阳市初中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现状调查[D].四川师范大学,2013.
[6] 房英杰.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46-49.
[7] 侯乐荣,张艺宏,秦朗,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J].四川体育科学,2010(1):76-78.
[8] 于道中.体质健康概念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J].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2):88-90.
[9] 徐建国.苏州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2):89-92.
[10]黄雅丽.2012年都江框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
[11]石锦鸿,耿心乐,席薇,等.天津市2014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8):1130-1132,1135.
[12]王伟,张月芳,杨丽芳,等.西安市城区六年级超重肥胖学生BM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