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媛
(宿迁市钟吾医院 肾内科,江苏 宿迁 223800)
在临床中,肾性贫血是一种慢性的肾功能衰竭过程中的一种并发症[1],通常是由于患者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被多种因素抑制,从而导致患者各种症状的出现。为了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临床上对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或低通量透析联合EPO 进行治疗[2]。本文通过对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进行对比,探究两种透析方式的治疗贫血的疗效差异,现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4 月在我科行血透析的患者4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 例,男性10 例,女性10例,年龄37~70 岁,平均(53.71±7.37)岁,对照组20 例,男性10 例,女性10 例,年龄40~81 岁,平均(54.28±7.52)岁,两组患者接受透析时间均为6 个月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在对两组患者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时,均采用低通量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随后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低通量血液透析,给予观察组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液流量为20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对患者每周应用3 次透析,透析时间为4 h,两组患者的透析间隔时间为2 d。两组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中,均选用进行皮下注射促红素治疗,药剂量以3000 U 为基准线,根据每月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而不断调整,每周注射1~3 次,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 个月的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CRP、Hb、HCT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针对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HCT、CRP、Hb 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HCT、CRP、Hb 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T、CRP、Hb 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程度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状态,长时间的保持贫血状态,易使肾衰患者引发心血管疾病。肾性贫血的发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减少有直接关系,EPO 的减少与尿毒症毒素和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高度相关,此外尿毒症毒素还会使骨髓环境发生不良变化,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另外甲亢与铝中毒等因素还会加重肾性贫血[3]。高通量透析治疗相较于低通量透析治疗,其通透性更高、透析膜孔径更大、吸附性更强[4],能够通过对流、弥散、吸附等方式清除小、中、大分子毒素[5-7]。
在本次研究中,高通量透析后,Hb 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平均值接近110 g/L 这个重要参考值,表明患者的贫血状态得到极大改善。HCT 指标则反映的是红细胞的数量,比容越高,红细胞细胞数量越高,该指标下降,与Hb 指标可共同作为贫血的参考指标[8]。在本次研究中,高通量透析联合促红素的使用,对于该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提示通过高通量透析,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比容升高,透析对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通过上述指标的变化,可发现高通量透析,对于CRP 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高通量透析对于炎性因子的清除能力更强,炎性因子数量下降后,CRP 也随之降低。而当炎症得到控制后,Hb 和HCT 则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可推测高通量透析对于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炎症因子的清除,使炎症因子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使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增加,达到改善贫血的目的;其次高通量透析相较于低通量透析,可对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PTH、各种胺类更为彻底的清除,使EPO治疗的疗效提高,降低EPO 的使用量[9-1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促红素用量低于对照组,但取得的疗效却更为理想,这提示高通量的透析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透析效果,还能减少促红素的用量。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通过对炎症因子较为彻底的清除,以及对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的PTH、各种胺类的清除,达到缓解和改善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