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永庆坊有一个展览馆,面积只有四五十平方米,但是名气可不小,因为习近平爷爷曾专门参观过这个展览馆,他也很喜欢里面展示的各种工艺品。这个展览馆展出的都是广州本地特有的工艺品,有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等。我最喜欢的是广绣。
展览馆展出的广绣是国家级传承人陈少芳老师的几幅绣画作品。画里都是一些我们平常可以见到的花和小动物,比如木棉、荷花、小鸡、金鱼等。
我最喜欢的是一幅名叫《童乐》的绣画。画面上,几只小鸡正在葱郁的草丛里玩耍。再仔细看,每只小鸡的眼睛里都闪着光。小鸡身上每一根绒毛的尾端都露出一小截,毛茸茸的,非常可爱。几只张着嘴的小鸡吐着红色的小舌头,还有一只跳起来的黑色小鸡,露出又白又尖的小爪子。草地上有几朵开放的鲜花,可以清晰地看见花瓣上的纹路。我忍不住用手轻轻触摸绣画,感觉像在摸真的小鸡。
这些画是用非常细的蚕丝线,一针一针地在丝布上绣出来的,真是让人惊讶不已!听说,画面越精细,用的蚕丝线就越细。
我心里很好奇:绣好一幅画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呢?为了解开我心中的疑惑,爸爸带我去了一个叫“聚元祥”的地方。聚元祥的绣画上面都标有作品完成所花费的时间。比如,一幅长宽都是50厘米的画,要花费一个月才能完成;尺寸大一些的绣画花的时间更长,有的需要10个月,有的甚至需要一年。
古代人把绣画叫作“刺绣”,绣的主要是各种花朵,所以也叫“绣花”。绣花是古代女子必须修炼的一门功课,就像古代男子读书考取功名一样。因为绣花需要勤学苦练,耐心细致,所以人们常常用“绣花”打比方,激励读书人勤奋学习、认真做事。
原来,爸爸带我参观展览馆是别有用心啊!他希望我在欣赏完绣画后,在学习上可以像绣花一样,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绣出一幅幅令人称赞的“精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