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秋娟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 的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贸易往来不断提速,人才需求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际贸易需要,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导向,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高职院校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职业技能院校,担负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承载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人才培养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进入了后扩招时代,就业成为更多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快速就业和发展,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让每个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为社会发展推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学生和社会的协同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质大学生,他们不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就业成为很多高职院校最大的发展瓶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很多众多高职院校的首要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很多高职学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而长期处于待业状态。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优质劳动力,需要更多的高端技能人才,有些领域出现人才奇缺问题。
高职院校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职业院校,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坚持以高等教育推动国民素质提升,以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整体质量,实现劳动力资源由农民工向职业人才过渡,构建人才大国。国家加大投入,地方积极配合,社会资本纷纷跟进,政府为之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高校扩招速度迅速加快,其中扩招的主体是高职招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大量的生源。现在,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至少两所职业院校,而省城则有十几所甚至几十所职业院校,大量的高职院校推动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也是为社会推送了大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整体是上,很多的高职院校没有特色,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办学目标,不管是学科建设抑或合作模式,几乎都是一样,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名称不同,而且教学形式和办学模式几乎都一样,趋同化非常明显。我国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技能人才。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标准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要求更新的人才配套,需要更多个性化人才。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趋同化明显,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无法办出特色,重复建设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就业形势严峻,很多高职学生长期不能就业,造成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社会在发展,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在不断调整,以此更好地顺应时代,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教育需要紧跟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发展。我国对内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融入国际经济格局,参与更多的国际产业分工,赢得更多的市场和竞争优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缺乏产业和资金,需要引入更多的资金和先进设备,需要承接西方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打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职业院校基本的劳动技能,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在生产一线从事作业或者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需要转型升级,需要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与更多国家发展全面的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战略。对人才的要求不同于开放初期的战略,由更多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职业人才也由简单劳动技能型向高端综合型转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转变,高职人才培养必须跟着转型创新。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目标定位还不能改进,必然造成人才培养落后,学生就业困难,院校发展受阻。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国家战略的变化,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发展受阻时的解决方略,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方针。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没有提出就业导向,那时人才奇缺,职业人才数量不能满足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不应求。今天反复强调就业导向,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就业出现了严峻问题,很多高职院校一次性就业率不高,实际就业数量不乐观;另一方面,是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一种办学思想,也是培养的直接目标,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就业是办学的宗旨,也是检验办学实力的主要标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不能保障学生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寻找就业的基本方向,不能围绕就业市场进行指导。就业导向必须与市场对接,围绕市场需求人才种类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等级保障培养质量,市场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何种等级的人才,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就是真正的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就非常容易。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有更好就业发展前景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立足“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合理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才要求是面向国际,人才就业的定位不再是传统的产业,而是更具竞争力的高新产业,是代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培养的人才就要能够适应更多的新经济形态,能够具有更加全面的国际视野,能够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又能走向国际,服务国内。针对国际合作需要,围绕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实际,立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确定人才培养类型。设定学科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紧缺人才,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能够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就业就一定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国家有着不同的产业,也有着更加多样化的市场,他们需求和供给,与庞大的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也有着更多的对接点。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都要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地方产业结构格局,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形成自己的职业办学特色,坚持个性化发展道路,才能不会随波逐流,才能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所处的当地产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经贸关系上有何特点,当地产业与沿线国家在产业、资源、市场互补方面有何特点,以此来明确专业和课程特点,培养更适应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建设更具个性特点的学科与专业,确保专业和学科建设能够与市场对接,与国际接轨,让学生无论从知识、技能还是综合能力方面都能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让每个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国际经济和贸易往来,也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需要不断升级,人才培养标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培养适应我国开放大格局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其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让新时期的高职人才能够适应国内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又能胜任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高职人才能够围绕“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和贸易发展需要,胜任不同国家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在做好应用技能强化和提升的同时,提升英语技能,培养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国内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更能在国际上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实现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责任与命运共同体建设,以此来更好地建设人类美好的新时代。我国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坚持就业导向型办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推动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