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二者内部控制规范的比较

2019-12-20 08:59:09花琛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行政规范

花琛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有利于规范主体的管理行为,提升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财政部、证监委、审计署等多部委于2008年就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有许多区别,因此,它们的内部控制规范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一、相同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有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组织的一种形式,都具有管理职能,虽然管理对象、目标不相同,但在方法和制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相似之处的。总体来说,有以下相同之处:

(一)制度相同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度都必须职责分工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分工都严格划分清楚,做到各司其职,有专门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以及专门的财务流程会计资料记录,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审查审批分工明确,流程严格清晰。有严密的保管与保密制度,内部资料防止流出。有效的内部审计审核制度,以此来制定相应制度预测风险、防御风险。对工作人员的规范与严格要求,起到约束与规范作用。

(二)规范性相同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都具有专门的监督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审查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风险评估情况,审计监督部门都具有独立性以及良好的品德有资格胜任该职能;同时,也保证了审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保证了其对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地监督检查,发现其中的问题,向上级报告,以此整改。

(三)目的的相同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都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来达到自己的标准,即目的。其内部控制的目的都是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营,保证各部门都能够发挥其应该拥有的功能。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保证组织内部决策的准确性,确保其目标的实现。通过风险预测与评估,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从而做好防范措施以及相应的对策,来更好地应对。防止组织内部的各种舞弊行为,保护资金、财产、预算的完整性,确保国家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与实行。

(四)内部监督的相同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都有自己内部的监督检查部门。他们都是一个持续监督的过程,活动包含许多方面,包括日常的管理和员工工作中的规范与否,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来进行监督,主要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都存在个别评价,他主要是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来进行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主要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对其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效地评价。

二、二者存在的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属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差异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在于体现了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资金流通情况、财务与会计资料的分析、风险评估预测以及对于风险的应对方法,主要分析经济运营方面的经济策略以及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则更加侧重于单位内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公开透明且合理。

(二)规范性差异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性存在成本效益的规范要求,而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存在本质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是隶属于国家的政府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和福利建设。所以企业更注重于经济效益的取得,而行政事业单位更注重于社会效益的取得,社会效益是一个长期发展与付出建设的过程,是不能单纯地用货币以及经济效益来评估的,所以对成本效益的规范要求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三)目的的差异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的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对单位内部腐败问题进行扼制,对作风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整治,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对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加强社会福利建设,贯彻落实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四)内部监督的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在内部监督上也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大众,主要工作活动也是为了社会福利建设服务,所以内部监督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的有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事、对人进行全方位监督,这一点和企业内部监督的部门大不相同。

三、二者优缺点对比

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和受众不同,所以他们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大不相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重点在于他的“行政”和“服务”“非盈利”,而企业的侧重点是在于“盈利”。所以企业更加注重改善监督内部的管理与权力的分离,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内部的腐败、舞弊问题,可以更好地地监督内部的活动,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则是更加注重他的经济效益,对于内部的控制没有行政事业单位严格。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范围相比较于事业单位来说,涉及范围更大,其管理不单单是仅限于对企业内部制度的规范,还有整个企业所涉及的全面完整的风险评估与防治,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就完善许多,也更加广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业务性质的不同,因而内部控制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相较于企业,其风险评估能力相对较低。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行政规范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必然与创新发展
——以中国民主促进会为例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