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探讨

2019-12-20 04:31:36邓茵茵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效益部门

邓茵茵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财务处,重庆 402160)

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高校作为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随着高校使用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对资金进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以实现高校战略目标,以优化预算资源,以合理分配高校的使用资金,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创造效益。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一)内涵

绩效是组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行为的结果,在经济层面上,绩效是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是产出和投入的对比。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切入点,以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考核评价为手段,通过对事前的评估、事中的监控和事后的评价等进行的一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校的财务部门,要以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为日常工作方式,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通过有效评价,对高校各部门的预算和支出的效率和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作为高校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数据,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最大效益。

(二)特点

首先,以结果为导向。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管理进行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连贯的系统。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预算计划对资金进行配置,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价。预算的编制以支出为依据,需为结果负责,评价时要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这种模式关注支出是否完成,同时关注支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对预算全过程进行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对预算的前、中、后都进行全面管理,主要包括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的控制管理、事后的评价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以绩效为核心,对所有流程进行闭合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上一个环节的继续、下一个环节的开始。

最后,评价指标可量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预算执行结果指引着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每个预算指标都可以分解,主要通过建立反映资金效益的指标体系,对绩效进行量化管理。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所以在评价时要涉及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支出的有效性。执行单位通过对细化指标的层层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对评价结果与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以实现对预算支出的控制。

二、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

(一)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在预算管理从事后管理发展到事前管理的今天,高校越来越重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制。高校领导要意识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在财务部门、审计监察部门、项目执行部门间形成全员参与,共讲绩效的预算管理局面,逐步建立项目预算安排与执行结果有机联系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使高校各类预算支出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以为学校实现战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

合理进行预算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能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保障。传统预算方法是“基数+数量”,优势是各部门操作简单,缺点是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无法体现高校各基层单位的真实需求。因此,可以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目的是将预算时间与预算执行进行匹配,根据时间的自然滚动保证周期稳定,以使预算更精细更科学,也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算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制订有效的预算绩效目标

高校在项目立项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申报的项目应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核。制订绩效目标时,要注意高校作为事业型单位,是以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的,因此绩效目标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同时要满足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发展需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可以量化实现,但是文化、科技等社会需求目标是比较感性的,难以量化实现,主要包括预计效益和师生、社会对高校的满意度等。因此,在进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时,要制订有效的绩效目标,以提高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提高财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增加有效益的项目。

(四)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

高校各部门在执行预算时,要在年度内不定期对重点支出和科研预算进行核查,并将核查报告上报管理委员会。财务和审计监察部门对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建立健全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跟踪机制,对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项目可以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要控制预算额度的刚性,对确实需要调整预算资金的数额的,要进行书面程序申请,并由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批准后方可执行。高校预算管理部门要以绩效目标为核心,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进行重点信息的搜集,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对各部门预算执行的偏差进行纠正,以使预算执行能有效提高社会效益。

(五)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评价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评价实行自评与重点评价相结合。高校属于公益二类单位,在进行评价机制设置时要考虑其特殊性。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评价机制,并针对教育、科研、行政、后勤等分别设置评价目标,以体现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特色。对于重点支出项目和科研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维度目标的设计,并增加特殊目标的权重,以使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机制能对预算执行进行直观、准确的展示,并对产出和结果的效益进行评价。

(六)强化预算结果管理

建立责任约束制度,明确高校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责,对评价后的结果要及时向预算部门进行反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绩效评价进行公开,将预算评价结果与下一学年的预算安排挂钩。对于和教师、学生密切相关的科研预算评价,要及时向师生公开评价结果,并接受师生的建议。针对项目执行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和监察审计部门督促其进行整改,并及时向绩效管理部门反馈绩效评价应用结果。

总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各级财政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学校资金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能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高校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增强预算统筹能力,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效益部门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7部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