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峰
(安徽德合典当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很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存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持续增加资金投入等问题,容易造成较大风险隐患。财务风险比企业面临的其他风险相对复杂,对企业发展影响更大,中小企业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主动识别潜在风险,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将总体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生产运营的任一环节出现风险都会对企业运营造成很大影响,影响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稳定性。财务管理覆盖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有利于企业规范运营管理。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在自有资金方面缺乏优势,资本积累相对较慢,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需求。但是由于财务不够规范,主体信用评级不高,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难度较大,仅能通过民间借贷、小额贷款等非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对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程度、财务风险系数、征信记录方面要求较高。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财务管理规范性,强化风险防范体系,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逐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融资合作关系,不断降低自身综合融资成本。
平稳健康运营,降低财务风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低财务风险,是企业与合作伙伴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其次,目前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规范运营管理、降低财务风险、稳健发展运营,是获得相关政策扶持的重要评判依据。第三,财务风险较低,也是企业取得股东、债权人、员工等相关各方信任和支持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发生与其财务相关的负面影响,致使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虽然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创新能力更强,但是在经营规模、行业涉及面、业务多元化及内部管理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原始积累少,自有资金有限,为扩大生产经营需向内外部筹集资金,在融资筹划过程中,应以低成本为原则,以期限匹配为优先,以资本结构优化为最终目标。首先,如果融资成本过高,筹资所产生的预期收益不能覆盖其成本,将导致入不敷出,会给企业运营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其次,如果融资期限不匹配,通过短期融资满足长期投资需求,会加大企业偿债压力,致使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再次,如果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放大财务杠杆,资产负债比率过高,致使企业失去再融资能力。
投资风险的发生,是由于企业决策机制不完善,投资后管理能力不足,导致投资达不到预期效益,对企业经营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普遍存在缺乏规划管理的问题,在投前预测、投资实施、投后管理上没有明确的实施标准,边投资边规划,一旦在投资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项目不可行,或投资结束后远未达到预期投资目标,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企业运营管理就是采购原料、加工成品、对外销售直至应收账款回收的过程,应收账款管理是运营管理的最为重要内容之一。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应收账款管理风险,一是应收账款管理不科学,可能导致周转效率低下,造成运营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二是赊销政策不合理,大客户依赖严重,导致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沉淀大量资金;三是应收款回收周期较长,甚至出现坏账风险,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分配利润,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主要途径,如果分配政策制定的不合理,会对企业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留存利润过多,降低投资者的股息红利,会减少投资者积极性,甚至引发股东撤资风险;利润留存过少,增加流动资金压力,不利于发挥低成本内部融资优势,也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错失参与市场竞争机遇。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偏小,专业人员较少,经营者多是技术或销售出身,企业管理经验不足,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对财务风险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在风险事件发生前,未能进行充分预判、分析;在事件反生后,应对措施不科学,多依赖于经营者以往经验。
组织架构健全是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对于明确各职能部门权、责、利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组织架构不健全,“三会一层”不存在或名存实亡,未能充分发挥内部牵制效应;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缺少有效的集体决策,多是法定代表人拍板,且拍板定论缺乏科学依据;出于降低运营成本,内部部门、岗位设置不完善,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甚至没有财务部门或专职财务人员。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对规范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上普遍存在不完善的问题。预算管理、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等管理制度缺失,或虽有制度但未能有效执行;企业内控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企业老板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会计核算与出纳岗位重叠,企业生产、销售等经营记录严重缺失。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资金不足的难题,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从内部外部筹集资金,以弥补资金不足,也面临一定的融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制定融资计划时,需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等,在利用负债融资发挥杠杆效应同时,将融资环节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首先,在进行融资规划时,应以资本结构最优化为目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将资产负债率维持在合理水平,使企业财务杠杆、财务风险、筹资成本、企业价值等因素实现最优均衡。其次,在设计融资方案时,探索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企业综合财务成本。财务成本是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融资方案时,应采取先股权融资、再债权融资,先内部融资、再外部融资,先低成本融资,再高成本融资的模式。再次,合理设置融资期限,短期融资、长期融资相结合,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相结合,降低企业不同期间的偿债压力。最后,加强融资还款管理,针对每笔外部融资,提前做好筹集偿还资金计划,维持企业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提高后续再融资的可行性。
优质的项目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企业成功转型。中小企业资本积累有限,若投资失败,可能会导致企业错失发展良机,甚至陷入经营危机。完善投资环节管理,对企业持续经营至关重要。为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应加强投前预测、投资实施、投后管理三个环节的监管。
1、投前预测,企业应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避免因管理者主观臆断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企业可先进行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综合所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结合可行性研究,参考内外部专家建议,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
2、投资实施,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可行性方案执行,并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持续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
3、投后管理,企业在项目投资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内外部专家对建成项目进行论证、验收。后续运营过程中,如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应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避免损失继续扩大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中小企业应结合行业特点、产品的供求关系、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赊销政策。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政策,控制赊销额度和信用期限;应收账款发生后,做好催收管理,确保应收账款按期、足额回收;定期对存量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根据金额大小、期限长短、性质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催收策略。对金额较大、逾期较久的应收账款,及时采取法律手段,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对回款信用记录较好的长期合作合作客户,给予一定的信用激励政策,鼓励客户按期结清货款。
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平衡好股东、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在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不但要考虑对企业资本积累、融资能力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利润分配时,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盈利状况,合理制定分配政策。企业处于成长期,盈利能力一般时,应采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累计盈余优先满足生产经营,保持充分内部流动性,及时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平稳运营的正面信息。企业处于成熟期,盈利能力较强时,应采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分配政策,让投资者在因收益增长获得利益的同时,增强再投资信心,向外界传递积极信号,吸引新投资者的加入。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在实际运营中是难以避免的,是经营风险的综合体现,较其他风险对企业影响更大。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正视财务风险问题,充分意识财务风险的危害性,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主动识别财务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切实降低经营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