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我国债券市场迅速发展,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逐年增加,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本文从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出发,探讨企业债券融资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分析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最后就现存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企业债券融资;发展趋势;潜在风险
一、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主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
1.股权融资,这种融资方式有利于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而且融资成本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偿债压力。但企业丧失了部分企业所有权,造成控制权分散,新股东的加入会使股票的净收益下降,也会导致股价下跌。
2.债券融资,债券作为固定收益产品,其投资收益稳定,那么对企业来说,筹资成本较低,企业股东对企业有绝对的控制权,即企業经营策略与债权人无任何关系,从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3.银行贷款,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筹资速度较快,而且无须任何中介机构的参与,交易成本较低。但银行贷款要求定期偿付本息,一旦出现经营问题,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可能会因为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破产。
二、企业债券融资的地位
企业债券融资在企业融资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债券市场的飞速发展,企业也越来越倾向发行债券实现融资。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选择债券融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企业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企业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目标利益不一致,此时需要寻求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的平衡点,这也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而企业债券融资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首要选择。
同时,在完善资本市场过程中,对创新的金融融资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仅传统的融资产品已满足不了当下发展需要。在过去,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企业融资工具过于单一,融资风险较大,企业常常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直接融资的比重过低,特别是债券融资的占比偏低。债券融资如今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融资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在特定风险下的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趋势
1.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分析
(1)企业债券融资的市场情况
从整个债券市场来看,2016年市场债券融资规模为363,601.08亿元,2017年市场债券融资规模为408,333.84亿元,2018年市场债券融资规模为438,462.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1%,可见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其中2016年-2018年,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为93,713.38亿元,68,871.79亿元和92,849.73亿元,占市场债券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25.77%、16.87%和21.18%,债券市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2)企业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
虽然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企业债券融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监管机构在债券发行中干预过多,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期限、发行利率等方面都由监管机构根据宏观经济目标、市场运行状况等情况来审核,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债券融资工具的作用。第二,中小企业难以利用债券融资工具实现融资。我国对债券发行作出了较多要求,比如《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公司债的发行主体基本为国有企业,而且还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得低于6000万,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得低于3000万等;《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必须是国有企业,但规定了企业债的发行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资产规模、运行规范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法律法规导致了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满足债券发行要求,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业能够成功发行债券。第三,投资者门槛较高,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市场不够成熟,市场投资者单一,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缺乏问题,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第四,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中介机构,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信用等级直接影响到债券能否成功发行以及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这就要求信用评级机构要公平、公正、客观,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但现实中,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不排除会出现中介机构与企业串通勾结,制作虚假信息欺骗投资者,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和稳定。
2.未来发展趋势
(1)企业债券融资将面临较大偿债压力,增速将放缓
近几年,债券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得到改善。但债券融资的快速增长是一把双刃剑,较好地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企业在未来几年将进入偿债高峰期,而宏观经济环境还处在调整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变数,面临的偿债压力和偿债风险较大。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滞后的法律政策将会根据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做出适当的变动,债券融资要求将会进一步严格,债券市场运行体制逐渐规范,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增速也将放缓。
(2)市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债券融资产品种类逐渐增多
为满足各类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债券融资产品逐渐多元化。2010年至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依次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超短期融资券业务规程(试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等债券发行文件,促进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非公开发行定向工具、超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票据等融资工具的发展。2012年5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中小企业私募债也成为了债券融资渠道之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促使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快速发展。放眼未来,应对经济新常态,推进供给侧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对创新型融资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3)监管政策和体系趋于严格
由于监管制度建设本身的缺陷,监管机制较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关市场风险未能有效地控制,债券信息披露延迟、企业财务信息造假、本息兌付危机等现象时有发生,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政府机构必然会加大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监管政策,建立规范的企业融资体系,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秩序。
(4)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状况有望得以改善
目前,就企业债或公司债发行而言,发行门槛较高,民营企业难以符合发行条件,市场上占绝对优势的还是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使民营企业得益于债券融资工具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监管机构也越来越重视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中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于2018年10月起,开始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证监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交易所债券市场信用保护工具的试点,为民营企业提供增信工具,引导投资者投资民营企业债券,促使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提升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中的地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大势所趋,债券融资也必然会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四、企业债券融资的潜在风险
信用风险是企业债券融资的主要风险,企业债券违约现象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尤其2018年,债券市场迎来信用风险大爆发,全年共有127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高达994.26亿元,在宏观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造成我国债券市场违约现象频频出现,主要原因总结以下:第一,中美贸易战等不利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冲击,偿债能力有所下降,难以承担债务本息兑付。第二,更多监管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债券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企业在监管宽松的环境下,通过债券市场大量举债,然而在新环境下,这些企业可能不再符合债券发行条件,公司流动性降低,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盈利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危机。第三,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部分企业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再加上企业内部治理体系不够规范,使得企业发生巨额亏损,丧失偿债能力,致使债券违约。第四,债券发行中介机构未能依法履行职责,如承销商监督不到位、信用评级机构资信审批不够客观公正以及各机构间勾结串通谋取利益等,让一些资信差的企业进入债券融资市场,造成后期债券违约的可能。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债券违约是企业债券融资的必经阶段,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违约可以向市场传递正确信号,促使能够有效进行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因此,适度的债券违约可以促进企业融资体系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我国债券市场运行机制有待改善,监管政策不够健全,企业融资体系仍需完善,债券融资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正确发挥政府监管机构的作用,健全债券融资管理体系
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的参与,监管机构应适时准确地制定法律政策约束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为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使企业能够以最小交易成本运用各种融资方式实现融资。同时,要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和支持债券融资产品创新,使企业债券融资符合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并对筹集资金加强监管,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2.健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体系,推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民营企业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债券融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体系,控制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风险,引导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民营企业,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促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这才是成熟的债券市场应有的状态。
3.明确中介机构职责,增加增信措施,控制违约风险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规范债券发行过程,保证债券融资活动的专业化、正当化和合法化。同时,需要对融资主体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增信措施降低债券融资信用风险,减少债券违约事件,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促进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峰.信用评级对我国公司债卷发行市场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8.
[2]冯家贤.发展与完善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相关思考[J].财会月刊,2010(35):39-41.
[3]郭莽.为民营企业持续提供有效金融支持[N].学习时报,2019-04-17(002).
[4]高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J].债券,2019(02):26-28.
[5]黄国平.创新债券融资机制是化解融资难题突破口[N].中国证券报,2018-11-14(A04).
作者简介:陈杰(1995.08- ),男,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产业政策与产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