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郑景文
摘 要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传递、贮存形式。较传统时代而言,新媒体场域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仪式现象。它作为引发媒介仪式的主场地和传播主载体,实现了数字化时代对传播仪式观的具体呈现与延伸。拉斯韦尔曾指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新媒体自身的特点更是强化了这一功能,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就当前新媒体发展的背景,结合传播的仪式观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展开论述。并对当前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存在的困境,以及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新媒体;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9-0081-02
1 传播仪式观概述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其《作为文化的传播》论著中提出“传播的仪式观”。在他看来,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1],所谓传播,并非立足表面简单地完成信息的搬运与扩散,而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社会关系维系和信仰共享的仪式,本质上是传受双方就同一话题共同参与、体验、创造、共享,实现集体认同行为构建的过程[2]。它强调的是在“共同的场域”内,受众经由集体参与而共享信念、体验情感的历时性模式。存活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正是借由宗教信仰仪式、神灵和祖先祭祀仪式以及民俗仪式等,将民众聚集在一起,以一种崇拜、敬仰、热忱的仪式参与心理,连缀起民族记忆,实现共同的文化信仰建构[3]。
2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仪式观的转变
新媒体作为引发媒介仪式的主场地和传播主载体,实现了数字化时代对传播仪式观的具体呈现与延伸。媒介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的功能,通过媒介文化仪式实现共同的文化传承。如今人们参与传统节日的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过去由宗教和教育建构文化认同转由媒介仪式,传播的仪式观也有所改变。
2.1 “不在场”——脱离强烈的仪式感
传播的仪式观起源于宗教,通过布置井然的场所、庄重的气氛、端坐的人群这些符号塑造厚重的仪式感[3]。通过情境的构建进而实现对公众情绪的感染和影响。传统节日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媒介,实现民族共同文化基因的传承。各种仪式、庆典、民俗活动,都是民众内心深处共同信仰的传播载体,是连结人们共同信仰的纽带[4]。传统的节日庆祝和纪念活动往往是一系列“在场”的仪式,由个人或集体亲身地、直接地参与其中。融合了浓郁的宗教色彩以及多种节日元素的现场氛围,加之一系列的民俗“文化表演”,让在场的人们能深刻体验节日的浓重,具有强烈的在场仪式感和直接参与感。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空间感。新媒体时代,人们参与节日庆典活动方式由“在场”转向“不在场”,人们更热衷于通过在线庆祝活动替代线下真实的、现场感强的节日参与。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处于一种相对隐匿、离散的状态,节日的庆祝与祝福的传递,大都借助新媒体平台完成,削弱了面对面共同参与所带来的情感体验。缺少了真实的场景互动,人们也愈发感受到节日味的淡化。传统节日的仪式、庆典活动,也由曾经的“参与”转向如今的“围观”。传统节日活动的仪式性和神圣性相对弱化,文化内涵也因此发生变化。
2.2 注重仪式的娱乐化
传统节日庆典本身带有集体狂欢的色彩。过节时,社会集群往往频繁开展社交活动,共同参与各种庆祝或纪念活动,在群体交往中体验节日的文化活动内容,领会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新媒体的参与性、交互性、超时空性,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意愿和交往需求,更加强化了节日仪式的娱乐化。
春节期间,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可视作新媒体时代下独特的节日仪式。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的“福”的流转,以扫“福”字、换“福”卡、沾“福”气,来营造一种庆祝春节的仪式氛围。这种方式更强调共享与参與,而抛开传统宗教仪式的束缚。人们秉持娱乐的心态,在互动中,以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实现节日的庆祝,感受参与仪式的欢乐。
春节发红包的风俗源远流长,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象征物,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希冀。而近年来兴起的“抢红包”热潮,则是在娱乐化的仪式中,通过线上的共同参与,传递节日祝福,分享节日喜悦。
3 新媒体对于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3.1 互动性促进“文化共识”形成
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而新媒体在形成“文化共识”的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新媒体的互动性与交互性,构建起了一个更加开放、平等、共享的发散状传播体系,人们将文化活动由仪式现场迁移到网络虚拟世界中,在可观可感的互动参与中,更好地实现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共识。
新媒体作为一个综合的传播场域,集多种传播方式于一体,跨时空开放的传播环境,极大丰富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渠道与文化认知途径。并且在传播的组织和扩散上有更多优势,能适应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要求,并有效推动节日传播[4]。
3.2 文化元素的多元呈现
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人们自发形成了多样化的节日庆祝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中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传统舞蹈、音乐、传说、服饰、习俗、禁忌等,并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价值、理念以及诉求的深刻体现。
新媒体作为一种融合性、综合性的媒体,通过图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融合方式,强化凸出这些节日符号,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 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众多元素更加立体、具象、真实地呈现出来,极大丰富了节日文化的呈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