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路径与发展策略:一个案例研究

2019-12-19 02:14周伦理马玲卢晓琳潘坤张俊贤
中国西部 2019年5期
关键词:策略

周伦理 马玲 卢晓琳 潘坤 张俊贤

[摘要] 在我国科技体制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数量不断增加,但建设质量却参差不齐。文章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对其成功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概括出“两力”与“三度特点,即释放学科辐射力、激发品牌效应力、校准市场对接度、优化平台智能度、深化校地融合度,全面总结了其在体制机制突破、新发展理念落地、创新要素聚合方面的经验,并从强化商业逻辑、优化政策机制、科学规划设计、聚焦优质项目四方面提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思路,以期能为同类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关键词] 新型产研院;都市现代农业;路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6. 44; 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5-0094-08

[作者] 周伦理 副研究员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成都 611130

马 玲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 成都 611130

卢晓琳 讲师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成都 611130

潘 坤 副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 成都 611130

张俊贤 助理研究员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统战部 成都 611130

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以黏合高校院所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探索科技成果产权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以促进相关产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为目标,为有效聚合高校院所科研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的行业资源优势而成立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实行资本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国际化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①2016年8月,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资助管理办法》(成科字[2016] 104号),正式启动了以新型产業技术研究院(简称新型产研院)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目前,成都市已形成亚信网络安全、华西精准医学、都市现代农业等为代表的“10+1”新型产研院格局,初步畅通了政产学研用协同路径,在提高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推进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初显成效。文章以建设和运行情况成效明显的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总结其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提供现实参考样板,也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引导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一、国内外相关实践做法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通过鼓励创新发展,支持以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机构建设来保持科技创新优势的历史过程,也以此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B.Asheim & A. Isaken认为在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企业研发活动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作用,研发机构也具有积极辅助作用。[1]欧盟于2008年成立了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IT),截至2015年,累计孵化初创企业205家、实现了成果转移转化558项、培育了新产品和服务280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028名。[2]目前,英国政府建设的技术与创新中心(Catapults)已服务于未来战略现在产业的11个新型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促成产业协作项目4091个、扶持中小企业5931家,为英国带来了9.68亿英镑的科技创新收入。[3]美国也在不断创新关于科研资助方面的模式,支持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并在2015年通过政府牵头,将学术资源和企业优势进行了高度聚合,先后成立了9家“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初步构建了国家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系统。[4]为了保证科学研究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形势下能够满足工业、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新技术需求,澳大利亚早在1916年就成立了科学与工业咨询委员会,1949年更名为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其研究活动扩展到几乎所有的一二三产业领域,目前已建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地球深度成像、环境经济学、氢能源系统、空间技术、生物合成等多个未来科学平台。[5]

在国内,实践方面,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的新型产研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行市场化运作,致力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转化,力图跨越从成果到应用的“死亡谷”,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如广东省的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创新资源集聚能力较强,2017全省已有超过200家新型研发机构,由新型研发机构创办和孵化的企业超4600家,实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收入超600亿元。[6]理论方面,新型产研院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是国内学者们的研究重点。[7]学者们对各主体间如何分工合作、机构内部如何管理等问题的讨论比较多,如周华东(2015)研究表明产研院的运行机制具有职能定位综合化、业务范围扩大化、建设模式多元化、研发模式集成化、运营模式柔性化五方面的新特征。[8]董建中(2012)提出新型产研院最大的体制特色是“民办官助”,促使民间科技研发能力和政府科技发展能力形成合力,并构建了“三发”一体的科研模式,有效解决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脱离的“两张皮”问题。[9]吴卫(2016)基于巴斯德象限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的限取向模型,阐述了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0]周丽(2016)认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具有“四不像”的创新特质:兼具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基本属性,但在其职能上不局限于高校、在科技研发上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机构、在运行上不将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在管理上具备灵活性和机动性。[11]

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国内外对其的定义和认定标准尚没有统一的描述,也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国外学者研究大多集中于管理模式和创新系统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上,鲜有关于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论述发布,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以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但国内外产研院发展模式的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制上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农业领域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除由国家出台相关农业政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体多元化农业研发投入体系外,还需要构建出一套具有创新性的运营模式和机制体制,才能把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方具有的创新要素聚合起来,更好地促进科技资源与经济的结合。对运行成效显著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梳理,不仅能为其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板,对提高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质量也较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成都市新型产研院运行现状——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样本

为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制约,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助推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城市建设,2017年11月,由成都市科技局、温江区人民政府、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建设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注册资本5000万,总部位于温江区。①一年多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全市新型产研院中唯一的农业类新型产研院,围绕“新平台十新技术十新模式”的建设思路,借助互联网手段和共享理念,通过创新股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拉近创新系统中的科研单位、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等主体要素的距离,使之保持高频互动,系统性地构建运营模式,实现自身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产业及所在产业功能区和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带动和支撑作用,发展成为成都市新型产研院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2019年5月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陈文胜教授调研后予以充分肯定:“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中国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最具前沿性的平台,让我耳目一新”。具体而言,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行举措可以概括为如下的“两力”与“三度”:

1.释放学科辐射力:环川农大成果转化区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受托管理成都农高区创新中心,牵头打造“环川农大成果转化区”。在硬件配置上,为成果转化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办公室,增设公共会议室、洽谈区、休息区等;在服务对接上,引入法律、工商、知识产权、金融机构等助力入駐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管理模式上,充分挖掘四川农业大学资源,架构“1+1+1+N”协同创新模式(1个首席专家带领1支研发团队,成立1个研发平台,孵化N个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引入培育等方式对研发平台和科技企业进行孵化。目前,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院已组建了一支15人高级专家顾问团队,设立23个不同领域研发平台,通过“小产研院”形式再孵化各自领域的科技型企业,现已孵化38家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人员达200余人,实现服务科技创新创业者人数的迅速增长。①

2.激发品牌效应力:川农牛

基于四川农业大学的技术和社会公信力,通过产品溯源、检测认证、专家或校友亲自代言三重关卡,实现以产品倒逼技术和人才,对高校科研工作提出了应用性和产业化的要求。通过把农业科技前沿探索工作和农业创新源头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科研成果价值与产品商业价格的合二为一,实现“牛人、牛技术、牛产品”的良性循环发展,该模式在全国农业高校尚属首创。目前,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力推动四川农业大学合法取得了“川农牛”49项商标全部使用权,并在此基础上,控股成立了川农牛科技公司,架构了川农牛鲜生新零售平台,集线上“川农牛e购”和线下“川农牛鲜生”体验店为一体,并致力于为“川字号”尖点农产品供应链赋能。仅“川农牛e购”就有30余位专家参与平台产品代言,拥有会员5200余人,近半年来,在四川全省,重点是成都市和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先后遴选100余种尖点农产品集聚上线,累计曝光次数120万余次,实现成交额近200万元,2019年成交额有望达到400万元。

3.校准市场对接度:农科e站(成都农高技转平台)

农科e站平台主动顺应“互联网十农业科技服务”发展新趋势,聚焦农业高新技术转化这一主要目标。依托四川农业大学、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业背景,联合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方资源,初步建成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企业孵化、农业政策咨询、农业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性服务e站平台。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构建双线服务体系(线上:虚拟技转经纪人十商超模式;线下:技转架构师十技转经纪人)和整合四库资源(技术库、专家库、需求库、企业库),结合林盘分组、林盘聚合、林盘定位等技术,更清晰的展示出农业重点技术发展趋势,深入展现行业领域内的研发和市场动态,突出供需双方的深度撮合服务环节,从而有效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供需错位等突出问题,更好地满足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企业获取技转服务、发明人权益保障等需求。

4.优化平台智能度:“蓉e检”(产业互联网平台)

“蓉e检”,致力于引领“互联网十检测十共享”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服务功能和检验检测能力,以现代农业为特色,聚焦食品、农产品、环境、工程、生物医药五大领域,充分聚合地方政府、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三方优势资源,采取共建、共享模式,通过市场手段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推动涉农检测产业互联和智能化。线上重点依托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测试、技术咨询、仪器共享、教育培训、R-LAB实验室综合管理等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并在四川农业大学200余个实验室推广使用。线下重点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华西希望集团农研所等企事业单位的分析测试资源,整合“技术、人才、设备、市场要素,联合建设共享饲料检测实验室、共享工程检测实验室等一系列涉农共享实验室,目前已经取得CMA和CATL双认证,具备1000余项检测能力,同时该平台也被成功纳入2019年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

5.深化校地融合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之初,就十分重视深化校地融合,为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贡献力量。目前,正在大邑现代农业园区筹备打造“未来农场”智能种养生态循环科技园,该项目聚集阿里AI技术、四川农业大学种养循环数字农业技术和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饲料研发、智能养猪等,主要建设应用场景和高端研学基地。同时,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还积极策划和深度参与了崇州水稻十优质粮油、郫都区川菜小镇、金堂聚峰谷油橄榄十全产业链开发等项目,助力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三、来自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经验

1.体制机制“真突破”是基础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切实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政产学研用”合作新体系,凸显了平台经济的典型特质。政策支持上,四川农业大学及时出台了《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方案(试行)》(校发[2017]7号),配套产学研合作机制、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配机制和兼职人员薪酬奖励机制,通过政策进一步激发收入分配导向作用,让智力劳动和校外兼职管理工作能够获得合理回报。运行机制上,积极转变政府、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管理观念,建立了具有应对市场经济不断变化能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提出了内管“三化”(股权多元化、管理扁平化、业绩数据化)、内控“三线”(红线零容忍、黄线容错纠错、绿线鼓励发挥)、投入讲效益(原则上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公司)等内控制度,有效解决了人员管理“慵、懒、散”的问题,努力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研院尽快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虧、自我发展的道路。

2.发展理念“真落地”是关键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因为其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农业的公益属性,建设中一直坚持对标《共建协议》约定的阶段性建设目标,主动对接省委、市委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以雄厚的涉农科研实力、高效的涉农资源整合能力、专业的孵化器运营能力,托管成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中心,以成都涉农企业招引孵化作为抓手,坚持服务农业科技型发展,加快建设环四川农业大学成果转化区,构建都市现代农业双创高地。另一方面深度参与到成都市其他农业产业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3.创新要素“真聚合”是保障

四川农业大学输出资金、技术和“川农牛”品牌,特驱集团输出资金、人才、技术和渠道,成都市科技局和温江区人民政府输出政策、资金,各方面力量在项目推进中发生深度黏合。一是川农牛鲜生利用市场导向作用,以产品倒推生产要素中关键的人才和技术,实现产品、人才和技术的深度黏合和良性循环。二是结合行业需求和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借助区块链、大数据5G、AI等高新技术手段,构筑对全社会开放的,具备高效化和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体系,通过打造“互联网+”3e云平台和标志性示范项目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聚合,并通过各类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渗透,有效“黏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将知识创新与产品创新融合在一起,将看不见的技术价值转化成为看得见的产品价值,为产研院在解决“创新价值链断裂”问题时提供保障。

四、新型产研院未来发展策略

1.强化商业逻辑,把牢产研院市场化发展的导向

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其他相似形式和功能的研发机构的建设是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运作”的原则。一是在“建机制、拓功能、促协同”上下功夫,坚持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产研院运作水平。二是在运行机制设计上应充分尊重政府、高校、企业、专家团队等多方价值诉求,既要做到通道协同,更要实现价值协同。三是方向正确、经营有方、保障有力,面向这三要素,政府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抓产研院发展导向不走样,抓服务保障协调沉到底,不插手干涉产研院具体经营活动。

2.优化政策机制,保障产研院科学发展的环境

新型产研院建设涉及多要素、多主体、多目标、多环节,政府应及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保障体系。一是注重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特别是应在人才开发、引进和融资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技术创新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发展提供外部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强监督和考核,灵活考核方案,不将考核指标作为唯一评价依据,对于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效益不明显的产研院,应考虑未来成长性因素予以宽容对待。三是应在政策和方向上合理引导,建立由全部共建主体组成的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制度,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研院管理制度,特别应建立完善协作创新主体之间的风险分摊、利益分配以及激励机制,平衡科研收益、成果转化收益和管理收益分配,调动科技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科学规划设计,推进产研院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径

由于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组建背景不同,共建主体不同,其在组织性质和建设模式上也表现出多样化,使政府难以在现有体制内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统筹协调,应根据不同产研院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一是应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结合各产研院的特点及行业差异性,采取“一人一院”“一院一策”的方式提供专人指导、专业服务,提升运营能力,尽早成为相关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顶梁柱。二是对于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身而言,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关注影响其自身的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4.聚焦优质项目,助力产研院做大做强

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建立成果转化基金,依托基金的助推功能,一是联合产研院所在的产业功能区和园区,实施项目转化和创新新型企业孵化工作。二是会同相关产业功能区和园区,根据有关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依托产研院的研发能力、技术储备和人才引聚功能,组织实施一批“O到1”类重大科技创新项目,①为相关产业功能区和园区、相关重点产业输送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三是结合科技型企业培育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充分运用政策工具,从企业培育的角度支持产研院及其孵化的企业做强做大,从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培育的角度支持产研院做强做大,尽快成长为科技创新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1]B.Asheim, A. Isaksen. Localization 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 towards Regional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7, (03).

[2]王 鑫,万劲波.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 - 04-12 (11).

[3] CATAPULT. Impact at the Heart of the UK' s Industrial Strategy [EB/OL]. (2019-06-10). https: //catapult.org.uk/impact/.

[4]陆军雄,罗如意,美国新型研发机构典型案例与经验[J].杭州科技,2017, (05).

[5] CSIRO. Future Science Platforms[EB/OL]. (2019- 06-10). https: //www. csiro.au/en/About/Future -Science - Platforms.

[6]张玉磊,李润宜,刘贻新,许泽浩,张光宇.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现状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3).

[7]徐顽强,乔纳纳.2001~2016年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8, (12).

[8]周华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新发展和运行机制变迁[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

[9]董建中,林 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06).

[10]吴 卫,银 路,巴斯德象限取向模型与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J].技术经济,201 6,(08).

[11]周 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四不像”运行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7).

(责任编辑 肖华堂)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