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凌 刘 毅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民族认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又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1]。民族认同是当今世界所有多民族国家都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属于少数民族这个群体中有知识、有文化的新生力量,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必然会面临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融合与碰撞,其民族认同理念的正确树立,对于国家民族团结的未来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2000—2018年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的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领域有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一方面揭示我国近20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议题的研究情况。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分析来呈现更为真实的现实社会图景,通过进一步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期为未来进一步深入推进探讨提供参考。
选取CNKI为数据源,以篇名为检索条件,输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作为检索词,以高级检索为检索途径,文献发表时间控制为2000-2018年,检索结果显示,包含“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文献共计67篇,其中期刊47篇、硕士论文18篇、博士论文1篇、会议论文1篇,基金论文25篇,期刊类刊登最多为《贵州民族研究》和《民族论坛》, 但都仅为3篇。
对文献的发表年份和数量进行统计,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明晰相关学者对该研究内容的关注程度。
图1文献数量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研究始终处于一个冷门的状态,从2002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文献,至今发表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11篇,平均年发文量为4.19篇。另外,从2010年开始,发文量较之前有所增长,特别是2012年达到峰值,可见这一研究课题已经逐渐获得研究人员的关注。
对文献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对比,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同一问题的不同研究方向和视角,以此发掘被忽视的研究视角。
表1研究文献按族别划分
从表1可以看出,以族别为标准划分,整体性研究和个体性研究几乎各占一半,而个体性研究中处于前三的依次为藏族、维吾尔族和回族的研究,其他部分包括壮族、白族、土家族的相关研究,都仅有1篇。
表2研究文献按地域划分
从表2可以看出,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全局性研究占55%,区域性研究占45%,其中新疆、云南和西南地区的研究最多,其他部分包括甘肃、西藏、广西、内蒙古、青海等,各地研究仅有1篇。
图2研究文献按学科划分
从图2可以看出,以学科为标准划分,教育学、民族学、心理学研究总共占据了全部比重的80%,其他学科研究涉及到管理学、新闻学、影视学等诸多领域,但所占比重都微乎其微。
目前的文献中有近一半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现实状况进行问卷调研。调研范围涉及到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地域,维、藏、蒙、壮、白等民族,所有数据都显示在面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双重身份时,大多数学生是处于积极的认同状态。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认为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归属感、客观身份、自豪感、政治与政策、历史和地域等是其主要内隐维度;在本民族认同方面,客观身份、自豪感、地域、习俗、文化、历史和归属感等是其主要内隐维度[2]。万明钢、王亚鹏认为汉族朋友的数量、学习汉语的时间、汉族的接受性等可以预测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3]。姚学丽将万明钢等人的“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在新疆回族大学生中进行测试,得出性别、汉族朋友数量、年级、生源地对民族认同影响显著的结论[4]。姚学丽、孙秀玲又将此问卷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性别、学习汉语的时间、所在学校的位置、母亲的学历以及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有着重要影响[5]。
此类调研往往在民族认同具体维度统计的基础上,初步探寻民族认同与其他因素的关联性及其影响度,总体呈现单一性和分散性。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叠合认同”构建,即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兼具,让民族认同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6]。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占到总文献量大约三分之一,成果多在于具体心理体验点的研究,例如自尊心、幸福感、自我价值感、心理疏离感等等,而调研的少数民族涉及藏、维、回、彝等等。
高承海、安洁、万明钢认为民族认同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民族认同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抑郁幸福感产生影响,民族认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社会中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7]。杨宝珊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都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也都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是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显著中介变量[8]。张秀敏、郭予甜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与否对本民族以及外民族的认同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即安全型成人依恋提升了对于本民族和外民族的认同,其也间接对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9]。同时,一系列高校问卷调研也得出共同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民族认同对自我价值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0],民族认同与幸福感呈正相关[11]。
研究关注点集中在论证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对于如何干预与调适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而且心理健康的因素点众多,研究趋向微观。
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既存在着基于共同利益的总体一致性,也存在着基于每一少数民族独特性所导向的张力[12]。民族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可以达到民族团结的真实实现。加强“两个认同”教育既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国家稳定的长远战略,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是相互依存、长期共存的关系,它们并没有必然的矛盾[13]。姬兴涛对于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14]、曹宏伟对于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15]、李智对于国家民委直属6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16]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视角较系统地总结当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状况,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炼其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李忠伟认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理念教育,可以进一步统一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17]。
其实,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性毋需赘述,着力点应该放在矛盾分歧的根源以及处置措施上,显然这是数据调研解决不了的问题。
语言文字既是一种传播载体和传播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杨玉通过对云南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量调研数据分析,提出本民族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语言态度、语言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语言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语言态度,语言态度也影响民族认同的结论[18]。马智群、罗小男通过调研新疆的几所大学,也认为人们会因为民族情感、民族认同等因素,对民族语言形成一定的认识和评价,反之亦然[19]。可以通过强化民族语言水平,提升民族语言态度,达到提高民族认同的目的。
这条原理对于本民族之外的语言学习是否也适用呢?汤琳琳以蒙古族英语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跟踪调查,认为英语教育会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产生附加性变化,他们会把母语看成是民族身份的标志,促成积极的语言态度的形成,由此可见,英语教育过程中,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二者之间依然存在着正相关联系[20]。
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才,也关系到民族地区及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刘婧认为可以将民族认同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社会认同的同时,巩固其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另外,进一步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冲突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都应该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一部分[21]。
而在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并举教育方面,栗献忠提出,增加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重叠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拓展教育载体,切实解决其实际需求[22]。另外,专门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谢双全、王政爱、崔晓娟认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共筑文化氛围、树立主体意识能够打通民族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23]。
学者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问卷调查、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民族区分、民族政策、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的关系研究,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
赵云龙认为情境性、竞争性等因素都会造成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排他性(民族区分)的影响,民族区分与民族认同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4]。李寿欣、车现楠认为回族民族刻板印象存在显著的“内群体偏好”效应,文化适应策略在民族认同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关系中能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25]。杨尚蒙认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民族政策了解情况和民族认同情况都比较好,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26]。罗婷、张西磊、张梅认为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水平与其社会适应水平成正比,对民族外在表现的认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社会适应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27]。白晓丽、姜永志认为蒙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受到民族认同水平的间接影响,应以整合策略为主来采取文化适应策略,显示出了良好的文化适应性[28]。吐尔孙·艾拜认为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一定要重视维吾尔文网站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29]。
1.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量表测验的定量分析与社会调查、人员访谈等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确实能够比较直观地统计出需要的量化数据,但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例如学生在完成测试表时问题回答的真实与否、完成的态度等等主观性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数据的有效性也是有待商榷的。
同样是大学生,每个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社会经验的不同,其实对于认同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我国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普遍都在汉族聚居地进行大学深造,但由于出身成长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小经历的生活学习过程具有个体特殊性,加之环境的迁移、文化习俗的变迁,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心理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差异性,但大量研究往往没有对于被试者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分,而只是笼统地进行。
民族认同是一个多维、动态的结构过程,它会随着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可以推测到它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科学地研究民族认同应该是一个长时间的特定人群的追踪测试过程,这样才能准确探究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导向,可惜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出现。只是对于一个特定人群、一次特殊时间的、一次特有测试,能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问题的实质,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也就是说,现有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横向(即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调研方面,而纵向(即同一民族同一人群长时间的)调研不够。
2.研究视野狭窄
研究者往往只选取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种结果可能对于本民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要推及到所有民族,就实在是牵强。而且对于少数民族认同之间的比较研究也较少,只有一小部分进行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很难说具有多大的普遍意义。另外,调研的地域与民族的选取也比较集中,例如西南、西北地区的研究较多,藏族、维族、回族的研究较多。调研选取的往往是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而对于偏远、封闭、人数少的少数民族却未有涉及,代表性与说服力显然也是不够的。研究议题的局限性,难以提升策略建议的实用性,难以形成基于实证调查材料之上的整体理论体系。
研究大量集中在教育学、民族学、心理学几个学科之上,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例如,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具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宗教认同是一种社会定位,少数民族的宗教认同在自我民族认同和对主流群体的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30],民族认同能否从宗教学、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呢?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有大量的艺术瑰宝,民族认同能否从艺术学、历史学角度进行探讨呢?
“民族认同”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是具有双重属性意义的。而大量的调研问卷在制作时,并没有认真地加以区分和不同对待。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的调研占的比重较大,而对于他们本民族的民族认同研究就相对较少,而二者的比较性分析、同一性研究就更加不足。
3.研究层次浅表
在所有研究成果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现状调研分析占到了一半的比重,研究方法严谨性不够。例如有的研究仅采用问卷调查法,并没有个体访谈的辅助;有的社会调查方法单一,统计方法不够合理;有的问卷不具有代表针对性,内容设计不够科学,导致大量的数据调研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故此,高质量的论文数量并不多(47篇期刊中,北大核心及CSSCI有15篇,仅占32%)。而且大量的资料数据统计研究,只注重频数计量,而忽略数据背后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还停留在“提出问题”阶段,“分析问题”略显不足,“解决问题”屈指可数,而且许多措施的提出也仅仅只存在于理论上,实证的研究还留有空白。
另外,大量研究的目光还只是停留在中华民族的内群态度,而外群态度的影响却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当代文化的生成、发展与演变是在‘全球场’中进行的。不同社群、民族、国家的文化再也不是封闭的,它们在全球场中展现。”[31]今天的大学生已经是“00后”,他们是互联网影响下成长的一代,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他们从小就可以接收来自于世界不同国家的各种动态与讯息,不同的文化元素、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意识形态对于他们的民族认同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呢?这是我们在研究民族认同问题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全球化的视野下中国问题研究已经成为常态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在这样的视阈中进行中华民族认同养成的探讨。
1.拓展视野角度
首先,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面对西南、西北、东北等典型性民族地区的人口较多的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且各个地区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对于东部、中部地区非典型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具有一致性,这个答案是存疑的。未来的研究,必须扩大研究的地域性,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地区间的合作研究,同时,研究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动态跟踪,通过比较来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因素,这样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
其次,现有研究主要还是以理论分析为主,得出的成果实际操作性普遍较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上面临的问题,所以实践应用意义应该更大。有的研究者提出构建积极向上校园文化、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爱国教育基地实践、进行心理健康培育等等,但这些措施的具体操作如何呢?又或者说,这些措施在现有的大学生生活中也已存在,但效果如果不理想,如何改进呢?此类研究探讨需进一步完成。
再次,可以进行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例如,由于欧洲一体化,在欧洲,学者就非常注重青少年对于自己所属民族和作为“欧洲人”的双重认同[32]。Feliks Gross等学者最早关注民族认同的发展阶段,之后有了民族认同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该理论认为,民族认同是阶段性的,是一个终生动态发展的过程[33]。而且国外的研究不仅针对成人进行,更注重对青少年以及儿童进行。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式、统计方法来完善我们的相关研究。
2.创新调研方法
现今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现状研究大部分都是采取了量表测验方法,对于数据也主要运用了频数统计、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等方法。而这其中所涉及的变量一般都比较少,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解释变量之间真正的关系,对于因果关系的推论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民族认同具有跨文化性,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信仰,同一个变量关系可能在不同民族中具有差异,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更为高级的统计方法,比如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结构方程建模多群组比较等方法,同时选取多个相关变量,并对变量关系在文化或者民族水平上进行比较,如此便可提高统计推断的有效性[3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一些前沿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例如,新兴学科认知神经心理学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运用研究。认知神经心理学是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是认知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家采用脑磁图(MEG)、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方法,发现了大量与社会认知有关的神经结构[35]。民族认同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认知,国内研究者贾磊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内隐激活与外显运用两者加工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的神经加工机制是不同的[36]。创新和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可以使各种研究方法相互补充,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的结果出现,也可以促使新成果的产生。
3.交叉综合探讨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的平衡是多民族国家政治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整合过程中进行良性互动的重要环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经历了从长期的母体文化浸润到多元文化氛围的环境转变[37]。民族认同是帮助了解和探讨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关注多层次族群认同中的支系认同,建构良性的多层次的族群文化架构和族群认同,可为协调族别内族群关系提供有益启示[38]。
其实,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因素是复杂的,有社会因素、地缘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等等,所以运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更为合适,而不同的学科又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应该相互借鉴、交融并汇。如果对于认同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静态”研究的层面上,只能反映民族认同在某个相对稳定的时空间的现状,忽视了其具有的客观的文化形态、历史继承性,这并不能动态地把握群体成员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动态变化[39]。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进行个案研究,从政治学、民族学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然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微观的个体调研再加上宏观的结构分析,结论才能尽善尽美。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多元形成的一体,中华民族是高层,56个民族是基层。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