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仙,都基刚,任美英*,王希超,蒋升华,高 颖
(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急诊科,长春 130062;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精神科,长春 130062;3.吉林省军区长春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长春 130062;4.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 1301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指的是动脉硬化或椎基底动脉受压迫等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1],症状主要包括阵发性眩晕或非特异性头晕,可伴有眼球震颤、耳鸣、晕厥、视力模糊、恶心或呕吐等,如及时予以诊治则预后较好[2],但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痊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与工作,若治疗不及时甚至疾病可进一步进展引起脑干、小脑、枕叶等的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3]。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治疗的18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治疗的18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男33例,女60例,年龄32~79岁,平均(57.3±11.3)岁;发病时间(6.06±4.97) h;合并高血压38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14例、高血脂40例、颈椎病40例。观察组93例,男33例,女60例,年龄31~81岁,平均(57.4±11.4)岁;发病时间(6.74±4.66) h;合并高血压42例、冠心病17例、糖尿病11例、高血脂45例、颈椎病44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②全部病例均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患者有主观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可伴随症状有头痛、眼球震颤、耳鸣、晕厥、视力模糊、恶心或呕吐等,无神经缺损定位体征,发病时间不超过24 h;③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且颅内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排除标准:①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提示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衰者;②无血液病(如重度贫血)及出血倾向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⑤甲亢及其他影响脑供血不足的疾病;⑥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448,规格:5 mL)1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572,规格:2 mL:80 mg)40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周。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予以相应处理。2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 100 mg,口服1片/d,睡前服用。
1.4 疗效判断标准 1)基本治愈:治疗3 d内症状得到完全控制;2)有效:发作在3~7 d内控制;3)无效:治疗后7 d未完全控制或发展为脑梗死。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SPS 18.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n = 93) m/s
表1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n = 93) m/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左侧椎动脉 右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81±5.98 36.5±5.28△ 25.31±9.94 36.65±8.21△ 35.65±9.16 47.56±12.58△观察组 25.02±6.61 36.52±8.68#△ 25.5±7.65 36.18±10.26#△ 32.46±9.88 44.7±11.96#△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93) 例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压力增大,颈椎病及“三高”人群的日益增多,年青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若不能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引起偏瘫甚至死亡[4]。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其形成的主要机制: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化、颈椎间盘膨出或颈椎骨质增生以及头部的旋转、颈部肌肉僵硬导致椎基底动脉受压;2)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有程度不同的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狭窄,影响了整个后循环的血液循环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3)患者血黏度增高、流速减慢,形成的微血栓或高凝的状态,影响脑组织的血流速度,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3,5,6]。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临床目前治疗主要方法:1)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脑组织的血液流速,恢复脑组织的血供,促进大脑细胞代谢及脑神经功能[7];2)积极治疗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颈椎病等;3)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伏案工作或熬夜,控制体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中药提取液,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通,并可抑制血栓形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足、脑栓塞等疾病[8];同时因为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脏的血流速度,改善心脏的血流供应,也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9]。相关研究表明[3],丹参素能通过扩张组织动脉、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并能降低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溶解纤维蛋白,抑制血栓形成;此外,丹参素还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清除机体自由基[10]。川芎嗪能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具有扩张血管、改善机体内的血液流通,并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3]。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是由曲克芦丁、活性多肽、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一种双效双靶位药物,不仅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而且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及毒素的损害[11],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后遗症,也可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毛细血管出血及血管通透性升高所引起的水肿。曲克芦丁可与血小板细胞膜上的腺苷载体蛋白可逆结合,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降低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还具有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及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本药所含的活性多肽、氨基酸及核酸的代谢产物核苷酸作用机制:1)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促进核酸代谢及脑内蛋白的合成,改善脑细胞的物质代谢;2)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影响呼吸链,增加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缺血缺氧的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提供神经递质、肽类激素及辅酶前体,激活、改善脑内酶及神经递质的活性,保护脑细胞、脑组织免受神经毒素及缺血的损害。此外,最新研究表明[12,13]: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还可清除机体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不仅在慢性疾病和糖尿病的模型中具有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而且能在急性疾病(如脑缺血/再灌注)中也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凋亡作用,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组织、细胞的损伤。
本研究分析,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好特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