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说爱父母就老了

2019-12-19 06:07文/黄
北方人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亲情母亲生活

文/黄 倩

百善孝为先,但每人心中对孝的定义并不同。子曰:色难。即说仅仅供养饮食,管理起居,不可称之为孝,要做到打心里真正敬重才可。可见古人认为孝里尊严比什么都重。可不是?生活节奏缓慢,生态环境优质,让他们酝酿出充满诗意的高尚情操。那现代人呢?高速发展、人口流动、社会压力……好像突然之间老龄化就来了,我们这才发现,原来生活是这样艰难。

薛晓路的长篇小说《再不说爱,父母就老了》正是讲述这样一个关于孝道的家庭故事。小说表现出中国固有的“孝”。作者选择了一个既平凡但却一直被忽视的切入角度,通过一家四个兄弟姐妹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困难、争执、悲伤和爱。

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形态真实映照着当下中国老百姓真真切切的生活:一座北方小城的老两口,有四个儿女,小儿子出国在外,书中着墨很少,故事围绕老两口和另外三个子女展开。

大女儿是当地京剧团的名角,因为小有名气,又是家中老大,在家族中属于多拿主意少干活的孩子;大女婿在本地当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对老婆家里的事情面上该做的都还愿意做,比如老人家住院,他也能上下打打招呼张罗着,但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二女儿平凡贤慧,父母在老家时,她就是理所当然地担任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找的老公也平凡憨厚,没啥本事,只有出劳力,对老丈人和丈母娘是任劳任怨,真真一个女婿大过半个儿。大儿子,家里的顶梁柱,在北京开公司,事业有成。当父亲过世,妈妈又中风半瘫,义不容辞地将母亲接到北京,事业上的压力、家庭的负担,一个中年男人要背负的所有,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儿媳妇是知识女性,虽通情达理,但也不会任由难搞的婆婆搓扁揉圆,面对住到家里来的半瘫的婆婆,婆媳间的拿捏较量着实微妙。

故事从大儿子乔海洋的媳妇谢言怀孕开始。过了三十岁的谢言好不容易怀上了孩子,下海经商的海洋生意上不顺利,妻子又出现了妊高症迹象,正遭受着内外夹攻,这时,三妹夫范垒打来电话,告诉他母亲脑溢血住院了。乔家的支柱倒了,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子女和他们的家庭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老母亲被抢救过来以后,却落了个半身不遂。一贯好强的刘英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苦闷之中,生活起居全要靠人帮助,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在四个儿女如何料理二位老人的问题上来了。大姐夫在当地是局长,大姐虽然在家中很有面子,但其中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大儿子海洋,媳妇谢言又要生孩子,生意又遇到重重困难;三女儿水灵因为丈夫范垒下岗了,生活困难不说,家中的地位也随之降格;小儿子海明从美国留学回来,浑身都是美国味,连亲情观都是美国的。况且老人不同小孩,虽然生活无法自理,但他们还有自己的主意,激烈的矛盾冲突就不言而喻了……

终于在一个清晨,老人自己拔掉了气管插管。四个兄弟姐妹坐在一起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录音机。打开录音机,里面传出来母亲平静的声音,她妥帖地安排了有限的遗产,感激孩子们对自己和老爷子的照顾,也请他们谅解自己和老伴这几年为孩子们带来的麻烦。听着录音,吃着大年初五的饺子,几个孩子都哭了,第一次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很多传统的道德标准受到了挑战,但是“孝”依然被作为一个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受到尊重。这个大众化的道德标准使得本书有着更广泛的读者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随着人口流动和向城市集中,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如今,尽孝却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困难。工作的压力和侍奉床前难以两全,独生子女面临的养老送终的责任和义务带给他们不能逃避的困境。

每家都有父母,每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家家都有一本关于养老问题的难念的经。同时,养老观念的变化也是“孝”里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对养老院的态度、对维持生命还是维持生命尊严的两难选择等等也是本书讨论的话题。

小说直捣贯穿中国人家庭基础伦理的“孝道”传统,让母子情、夫妻情、儿女情之间的种种渴望与尴尬、亲情与矛盾得到了全面而细腻的通盘呈现。但在亲情背后,作者笔下的生存背景却是异常严峻和冰冷的:面对经济压倒一切的生存高压,世代“孝道”又何以传承和延续?所谓的传统美德“百顺孝当先”,又会不会走向崩溃与瓦解?正是这种深刻指向与质疑,才让这部小说的情节和故事不落俗套且颇有新意,并不带任何过分怀旧和“今不如昔”的味道。

猜你喜欢
亲情母亲生活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生活感悟
给母亲的信
无厘头生活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亲情故事两篇
悲惨世界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