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萌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在我国目前阶段下,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事业仍然属于一个起步阶段,缺乏一些明确的规定或是为这个大学生履行社会服务的义务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和困难。志愿服务活动对于社会来说,实际上有效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之间的合作一是以服务意识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功能,在国内国际社会上都得到了一个非常广泛的推广实践,而在校大学生作为从事志愿活动的重要人员组成部分之一,现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看就是缺少一定的制度,而从事的大学生专业水平也比较低。
志愿服务本身全比较早,最初的诞生场所是在战争当中,对伤者以及与战争相关的一些人道主义救护活动,成为志愿服务的最早形态,在世界转向和平发展的阶段以后,志愿活动又加入了环境保护,扶助弱残,赈济贫困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普通公民之间的生活产生比较重要的联系。
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1989年的天津是我国成立了第1个社会服务志愿者协会,而我国的社会服务事业也就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了发展,在以后的20多年时间里,有一元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对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我国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与我国实际的政治经济情况,离不开关系,也就是说结合我国社会实际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说我国近些年的政治以及经济的影响比较大,许多志愿活动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完成的,第二点就是在这些年来的志愿服务发展过程当中,青年志愿服务的实际社会价值逐渐凸显出来,表现在参与人数逐渐增加,而我政府对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第三点是表现在志愿服务的团队组织方面,我国仍然缺乏一个比较成熟的志愿服务制度,具体来说就是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以及具体服务方法等方面不成熟,缺乏一个好的管理办法。
我国目前在高校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速度比较快,内容主要以临时性的一些服务任务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一一个固定的服务人员来完成服务工作,也就是说对于服务人员的招募工作往往都是临时性的,这种情况下招募到的志愿者本身质量男人有一个比较好的保证,另外说到大学阶段,政治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当中,片面的要求统一整齐,没有具体考虑到不同志愿者的实际能力,这对合理安置志愿者分配志愿活动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大学阶段的志愿活动受制于参与者也就是大学生本身,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体制,很难保持一个有规律可持续性的志愿服务体系,所以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建设必须要重视起来,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组织应当由学生所在的团委进行科学的管理,由学校院系还有学生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这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活动以及实际的志愿活动组织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并由团组织学在所在的党委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志愿政策,给每一次的志愿者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指导,这样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很好的保证作用,而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设立一定的管理制度,给学生志愿活动设立一个有力的开展环境,不断提供一些好的适合学生参与的志愿活动。
志愿活动虽然与大学生的实际专业课程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对于学生社会认识以及本身身心发展,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通过志愿活动能够系统的帮助学生培养一个科学的价值观,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志愿团队对于完成志愿工作,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学校老师需要将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志愿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一些合理的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志愿服务活动所涉及的一些内容与活动形式进行研究,这样能给志愿者团队的组织提供一个科学专业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存在着许多利益的纠葛,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有一个较好的参与积极性,针对这点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教育中需要加入价值判断的标准,给学生树立一个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志愿者服务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出志愿服务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总而言之在大学志愿活动的组织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备的制度,这样首先能保证有一个志愿者招募制度。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完备的制度,保证大学阶段的志愿活动有一个制度化的管理站,对整个活动的组织有着很好的规范作用,第二点就是针对志愿者来说,目前大学阶段的志愿者大多数都缺少一个针对志愿活动的专业培训,学校应该与政府的教育部门相互合作,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给志愿者定期进行一个培训工作有效提高志愿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