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9-12-19 20:29刘新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管理学应用型环节

刘新华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管理学》是一门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实践性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比重,是应用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效果提升的重要路径,因此《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也一直是广大应用型高校一线教师所经常研究的内容。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契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但就目前应用型高校的《管理学》课程教授情况而言,其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缺少对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偏重应用型,很明显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可见,在课程的设计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都是在我国整体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由原来的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或者新建而来,其招生规模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扩大,但学校的整体师资力量并没有跟上。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虽然应用型高校本身也在迅速转型,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但毕竟发展的时间较短,无法使得所有的专业转型,特别是对于像《管理学》这种传统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很难达到预期,使得在实际教课中,实践环节的占比过少,学生自身无法得到真正的应用型教育,无法达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应用型教育的要求

《管理学》课程是一门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要实践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需要配合相关的实践教学教材。但目前应用型高校的《管理学》课程教材还是以传统的教材为主,多是直接购买的各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基础性教材,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这些教材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教材,内容详尽、模块儿清晰,适合教授,但却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缺少或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到了,但一进入工作岗位,还是无法融入实际,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最终还是无法满足应用型教育的要求,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授课教师缺少相关实践经验

要对学生实施应用型的培养,首先需要使得授课教师拥有《管理学》的相关实操经验,才能配合相关教材、结合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培养。但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讲,其教师大都是在学校进行迅速发展、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的阶段,为了适应学校的高速发展,在原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而大范围引进的,大都是硕士一毕业就被引进学校当了教师,并没有相关的实践从业经历。这样虽然达到了生师比的要求,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达到要求了,但对于应用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言,还是不够的。随着学校的发展,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引进越来越被学校所重视,应用型高校对于博士的引进也越来越多,引进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对于文科学科而言,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而言,博士的引进困难还是比较大,所以这些学科的教师基本还是以硕士为主。对于《管理学》课程的教师而言,也是这种情况,他们虽然理论水平达到了教课的要求,也能够把课程较好的教授给学生,但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经验,教师是缺乏的,无法精确设计、实施《管理学》课程的实践环节。

二、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是建立在学校整体专业学科的全面转型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之上的,对于《管理学》课程而言,必须提升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并符合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科学制定《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

一门《管理学》课程,一般是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达到全面、系统、理想的实践锻炼要求是很难的。学校总不能让学生们不上课,去企业或者社会进行长时间的实习和锻炼,那么如何设计适合《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呢?首先,整个课程的理论课讲授部分肯定是不能缺少的。《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虽然我们强调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完全把理论课内容删除掉。人类的理论知识是来源于实践,而且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学》课程发展到今天,理论内容都已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而被各位专家、学者总结出的精华,学生们只有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才能有可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得到实践教学的升华,如果没有理论课的讲授,学生们进行实践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课程的理论讲授是进行任何一项教学改革的前提保证。其次,要尽量安排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应用型高校的《管理学》课程的讲授,不能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科学、灵活的设计课堂形式,应该多加入场景模拟、分组训练、案例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课程内容和细节。同时,课程也不应该仅仅限制在课堂上,而应该多向企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延伸,在企业、场馆、基地等地实地进行课程教学。另外,应该多结合学校“第二课堂”的拓展内容,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目前很多高校都有了“第二课堂成绩单”,这是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有力举措。《管理学》课程应该结合学校“第二课堂”内容,如借助学校创业计划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让学生们组成创业团队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竞赛中进行《管理学》内容的实践操作和锻炼,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的角色对学生团队进行指导,通过团队的组建、管理、运作、沟通、执行等环节,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起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学》课程教材

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亮点,每一个应用型高校也都有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管理学》课程的教材应该是在借鉴其他高水平出版社的在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由相关教师团队自己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情况,重新设计和编写。在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中,应该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把符合学校现状、发展的实践环节内容加入进去,如可以把学生组建创业比赛团队的内容编写进取,从团队的组建、团队管理角色的产生、创业项目的选取、创业项目的市场调查、风险分析、创业计划书的书写、团队的沟通、团队的执行、团队的管理、团队的领导等等各方面内容入手,结合《管理学》课程理论模块内容,将实践环节贯穿整个《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实际分组、训练、沟通等动手实践环节中,更好的理解、体会课程内容。学生在校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毕竟《管理学》课程也仅仅是学生们众多课程的其中一门,在不影响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不可能过多的增加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通过对创业计划竞赛等学校“第二课堂”拓展内容的结合和运用,可以更好地增加学生对于《管理学》课程的投入和关注,从而可以更加合理的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达到锻炼学生、实践学生、提升学生的效果。

(三)增加《管理学》课程授课教师的实操经验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很多高校都鼓励学校教师去和企业进行联合,共同研究、培育课题和成果,也鼓励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学习。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对于《管理学》这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而言,如果教师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而只是以理论为主来讲授的话,是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对于《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而言,应该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教学生涯,不能得过且过,应该有更高远的目标和胸怀。通过定期去企业锻炼,以增强自身的实操能力;通过积极主动指导学生课题、项目,以增加自身的实践阅历;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授课经验,以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上无愧于学校发展,下无愧于学生成才。

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顺应国家发展大势,符合应用型高校自身发展定位,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课题,每一个应用型高校都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以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管理学应用型环节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浅谈管理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