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2019-12-19 20:29:05张舰天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评标

张舰天

(河南省桐柏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河南 南阳 474750)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立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统一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服务和标准。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透明化、集成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给市场带来了改革和推进成效,并被社会广泛关注。有效地提高了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打造透明化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遏制公共资源交易中暗箱操作,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环境。

一、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特点及形势

(一)平台构建涉及众多领域

公共资源是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集合众多门类的“资源”进行交易和选择,例如包含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产权交易、政府清单采购、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司法机关罚没物品拍卖等项目统一归于中心集中交易。特点就是交易类型范围广,涉及法律法规宽泛,使得搭建平台统一化有较大难度,要针对各种不同项目制定框架[1]。

(二)平台构建数字化的趋势

早在多年前,我国对公共资源平台就提出了电子化、信息化的构想。目前得力于网络时代的大发展,使得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提高一大步,对于不同交易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制定框架,按照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发布、统一公示,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透明化,让平台更多地为社会服务,降低企事业运行的经济和人力成本,也有利于交易过程的监管。

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平台建设缺乏统一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以其高效、大容量、快速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我国早在2010年前后就对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出了规划和设计方向,并相继颁布了电子化招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目前虽然全国都在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但是各地区的电子交易平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包含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每个行业交易过程和环节都不同,以前传统交易过程每个地区也不同,所以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平台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地公共资源平台依照自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进行建设,缺乏平台统一性,缺乏行业统一性[2]。

(二)评标专家缺乏流动性

公共资源交易评审过程要公开、公正、公平,评标专家是公共资源交易过程的重要引导者,评标专家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中标结果。全国各省市都相继成立了专家库,都是在本地市按照一定条件进行筛选,这样造成了专家流动性不强的问题,由于地域原因专家都是在各自生活范围内,对于一些县和县级市招标过程中抽取专家困难,路途原因外地专家不愿来评审,同时小地方专家范围过于狭隘容易导致腐败现象滋生。专家库没能发挥出共享效能,流动性限制了专家库的开放能力。

(三)异地评标缺乏深化性

基于科技的发展,公共资源交易目前针对评标专家异地评标展开构建。异地评标过程是按既定开标程序,满足开标要求下,专家可以不来到开标现场就能通过网络进行评审,这样做能有效缓解抽取评标专家困难的现状,也能有效防治部分地区评标过程徇私舞弊问题。但是异地评标专家通过网络进行评审,需要网络保持高效、稳定,而且对于专家的监管需要及时进行深化研究[3]。

三、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构建路径

(一)统一交易场所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相关服务与场所的提供。其中服务包括现场服务以及网络服务,而场所则涵盖物理场所以及虚拟场所,即网上交易场所。当前,要想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有效构建,需要重视对交易场所的通过,实现对设施起齐全、环境优美以及布局合理交易场所的构建。一方面,需要秉承着服务发展、优化环境的原则要求,基于满足实际交易需求为目标,进行交易场所的统一,促进交易场所的科学布局。与此同时,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办公区、开标区、休息区、评标区等区域的设立。其中开标区需设置交易大厅、电子竞价室、业务受理窗口、监督室以及答疑室等;评标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电子评标室、控制室以及普通评标室等。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在招投标监督与服务过程中充分对科技化设备进行运用,例如在交易区域设施LED屏幕、触摸屏等设备,字啊评标区域设施监控系统以及对讲系统等,以此促进交易场所的有效统一,充分发挥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实际作用与价值。

(二)统一交易监管

当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要想实现统一的交易监管,需要注重对建设方向的明确,通过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以及服务职能进行有效分离实现有效统一监管。基于对现场交易的统一监管,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监控系统提高监管有效性,与此同时,对监控视频、音频资料有效存储保管,实现对现场交易的动态化监督管理,促进交易秩序的规范化和严谨性。另外,可以依托于网络信息化对现场监督管理效果进行强化,例如通过对电子交易服务系统的应用,将现场交易的公告、公式以及结果等信息进行公开,向社会传达信息,以此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管理之中,实现对监管工作全面性、有效性的提升。此外,需要不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通过各司其职、有统有分实现工作效果的提升。同时,需要注重对投诉处理的完善,并通过对交易信息的综合利用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三)统一交易系统

当前,土地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以及建设工程均有相关的电子交易系统,而要想促进交易系统的有效统一结合,需基于国家制定的电子交易系统标准以及相关数据规范,强化这几大交易系统的不断整合与统一。而针对当前尚未构建电子交易系统的项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购进国家认证的交易软件,进而促进交易系统的有效统一。当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统一,需要注重对服务、监督以及管理职能的分化,秉承着共享资源整合、制度规则统一、机制体制创新的原则开展有效统一,并通过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不断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朝着制度化、透明化以及法治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有效统一。

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制机制创新

(一)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顶层设计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也涉及众多领域、众多行业以及众多利益链条。要实现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加大对权力机关的监管力度,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就要实现公开透明、简化流程,以服务为基础,建设全国统一的标准化业务,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顶层设计,创建一个安全合理、科学布局的标准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职能性,激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活跃性,在国家层面对市场统一管理、对数据统一分析,发挥数字信息优势。

(二)构建“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制、机制要跟得上市场和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发挥潜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一种服务形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要依托“互联网+”服务的基础,在资源共享、信息更新、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面升级,资源交易平台上对于评标室的安排、公告信息的发布、招标文件的质疑与澄清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网络的效能,保持技术上的不断更新[4]。

(三)培养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相关人才

科技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辅助,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人的因素,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的建立是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搭建的数字化平台,但是运行、维护和监管还是需要人来进行。所以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充分了解平台上各个板块的业务流程,从信息化平台上寻求优化模式,更好地为甲乙双方服务。在监管层面,要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促进公平的竞标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一支懂业务、擅管理的队伍,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

五、结语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场所,其建设离不开社会的监督,随着我国党中央“简政放权”的指导思想实施,资源交易平台也要更多地从便民、减政的角度出去考虑。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进行转变,切实有效的促进各领域交易的便捷性,激发市场潜能,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评标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30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基于TOPSIS模型的精益评标方法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平台应兼顾效率和公平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3:00:12
云南省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
天津的“5+1”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模式
产权导刊(2010年9期)2010-03-09 06:24:41
设计评标应该重视评标准备与初步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