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鑫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 四川达州 635000
新课改带来英语教学的变革,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缺乏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理念和意识,对它内涵的理解体现了很强的片面性。
经过调查,笔者总结得出,大部分教师缺乏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理念和意识。仅有17%的教师会主动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内涵理解还存在偏差。有多达60%的教师不重视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认为这是无用的。如在教学各个单元的练习题时,几乎没有教师会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来进行教学,都是复习导入或直接导入[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广,很多学校都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但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教师很少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67%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时依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少数的教师能利用语言,实物展示来创设情境。对于教学目标,只有7%的教师能达到教学目标,大部分教师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就像老师在教学亿以内的数时,只注重让学生学会写和读,认为学生知道怎么读、怎么写了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其实不然,老师在这节课上只完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笔者在听课堂过程中观察到:对于同一课时,不同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却是相同的。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有74%的教师创设情境的来源都是教学参考用书,还有少数教师是通过观看网络课程和听公开课的方式吸取优秀教师创设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仅有3%的教师能通过对生活实践的感悟创设出新的教学情境。如在教授英语课上,几乎所有教师都直接选取的是教学参考用书上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活中常见的英语角色情景来创设情境的。
读写结合,涉及到英语教学中的两大主要模块:阅读、写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将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起来,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时间科学合理分配,方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当前的读写结合模式下,由于时间分配的不科学,影响了读写结合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写作的时间无疑受到了压缩。虽然这样的安排方式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学习语法、積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但却导致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减少,仓促的写作难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阅读的时间安排过少而在写作的时间安排果冻,那么,学生还没有积累到相应的知识就开始写作,知识积累的不足,往往会使学生的写作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2]。
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言水平、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方能实现好的读写结合效果。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整体把控能力不足,导致英语的阅读与写作存在相互分离的现象。一方面,在阅读任务的安排方面,阅读与写作的主题相互脱离。阅读的内容与写作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素材,却没能有效地运用于写作环节中,进而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背离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初衷;另一方面,阅读数量过大,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与吸收阅读素材中的知识,由于掌握素材的质量低下,进而影响了学生写作环节的发挥,文章的质量可想而知。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英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英语知识和学习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英语学习融于生活化的价值情境中,将课本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这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英语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技巧。
根据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被鼓励的状态下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对学生运用鼓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找到学习自信。基于初中生对英语学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他们也往往对英语学科存在这一定的恐惧心理,怕自己在英语的学习中犯错误,从而导致学习活跃度不高,这时教师就要采用鼓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勇于回答课堂中的问题[3]。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得到能力和知识上的提高,让英语学习不再变得枯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