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创新途径

2019-12-18 03:18许陶颖周颖杨寅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

许陶颖 周颖 杨寅

摘 要:信息爆炸时代,为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改革要求高校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干部的信息素质同步发展。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不硬等问题逐渐暴露。因此,高度重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及其创新,是十分必要且有重要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亲切关怀青年,对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对青年一代的新期盼。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目的动机不纯,带有功利色彩

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4%的在校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服务他人;但仍有31.91%的学生是为了广交朋友,扩大社交圈;甚至存在4.26%的学生选择担任学生干部纯粹为了被别人崇拜,满足自我的虚荣心;2.13%的学生为了从中寻找评奖评优的捷径。这说明学生干部任职动机上,主体是积极向上的,仅是自身服务精神的升华,但有少数带有功利色彩,自身利益大于服务意识,将成为学生干部的机遇作为自己获取利益的踏脚石。

(二)培养重点有侧重,培养体制不完善

在对高校学生干部任职过程最大收获的调查中,结果显示,89.36%的学生干部认为自身交际圈扩大,82.98%的学生干部表示自己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表示思维能力得到加强与自我人格得到完善的分别占68.09%和59.57%。但认为完全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占12.77%。数据的差异说明了目前高校将学生干部培养的重点放在工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对自信心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学生创新与思想政治觉悟方面关注较少。不少高校仅将学生干部培养过程异化为一种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关注。

(三)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平衡学习工作能力不足

随着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学生干部的学业任务和工作强度也逐渐加强,众多学生干部规划分配时间的能力不足,超过50%的学生干部无法良好地平衡工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出现“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导致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甚至挂科现象。仅有少数学生干部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能兼顾学习,全面发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做到学习成绩优秀且不落下学生干部工作。

(四)选拔机制不规范,考核机制不完善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1.7%的学生认为应改革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机制,70.21%的学生认为应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认为学生干部有责任心位居第一,应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占89.36%,有出色工作能力与有一定知识素养分别占85.11%和72.34%。而在高校中普遍采取的面试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品质,这直接影响学生干部日后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问卷数据显示,浙江省内高校单纯以工作效率或能力来衡量评价一个学生干部,忽视学生干部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其他指标,导致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朝着一个能力不均衡的方向发展,严重影响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积极品质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互联网+学生干部建设”的教育手段,依托校内党校团校,浙江省新世界人才学院等线下思想教育活动以及以“青年大学习”为代表的线上教育,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干部之間的联系,采取学生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灌输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干部形成积极的品质,摒弃功利色彩,在学生工作中发挥青年实力以及朋辈教育的作用。结合当下热点时政,定期开展学生干部交流会,邀请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分享自身经历,为新时代学生干部群体指出发展方向,从思想上顺应时代发展。结合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利用网络将传达正确思想的学习资源分享给学生干部群体。通过一系列线上及线下的思想熏陶,使学生干部脱离狭隘的认知,将视野投放到更广阔的平台上去。

(二)转变培养重点,完善培养体制

平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发展,加强培养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基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和当前学生干部的个性特征,制定科学的培养机制并逐年修订完善落实,对学生干部的关注点从工作能力提升转向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通过目标引导,依托科学系统的培训引导学生干部充分了解所任职务的职责所在,学习管理技巧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同时强调培训的整体连贯性,真正落实“见”和“习”。学生干部在通过选拔后,应提前接受各方面的工作素养培训,如文本的基本操作方法,新媒体工具的使用等,并在正式上岗后持续接受各种能力与技巧的培训,使学生干部保持一种持续优秀与发展的状态,真正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与领头羊。

(三)强化时间管理,强调注重效率

在学生干部管理和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平衡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通过讲座培训、学生干部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干部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平衡好多种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普遍存在盲目传承和机械化执行的现象,亦可通过讲座、交流会、学习小组等形式交流工作经验、技巧,培养学生干部讲效率的能力。学生干部考核机制中始终缺失的是对学生干部群体的学习成绩高要求,将成绩纳入选拔及考核机制可提高学生干部对自身成绩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学生干部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可有助于其成绩的兼顾。长此以往,成绩与工作兼备可使学生干部群体更快发展成为精英群体,而非长期做成绩与工作效率的单选题。

(四)规范选拔机制,建立激励机制

在制定学生干部选拔标准过程中,要把有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作为基础,把是否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考量的第一要素,考察候选人出色的工作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考察其是否具有表率作用。要将实战演练贯穿考核过程,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将开展微信制作等具备信息化时代特征的技能纳入选拔内容。除此之外,选拔小组成员应当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是为他们创建积极的制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积极性。要综合考评学生干部的工作实效及工作能力,同时采用以精神激励为主辅以物质激励的激励机制,强化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

当前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时期,对高校学生干部要求日益严格,除基本的工作能力外,信息操作处理也必不可少。但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结合当前时代特征、高校管理模式和学生特点不断摸索,逐步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成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耿华,郭旭阳,李俊丰,宋正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8.

[2]郭影.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创新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8-181.

[3]李宁,张一志.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创新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32-33.

[4]于春,倪丹梅,赵士海.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14-214.

[5]李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自治模式思路探究[J].华章,2014(12).

[6]季天愚.“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22):85-86.

[7]陶茸,张广林,吕军芬.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性研究[J].科技风,2015(4):235-235.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成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探索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创新途径(项目编号:2018R431025)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