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伦,陶欣冉,郑玮锋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城市发展是一个旧的结构不断解体、新的结构不断形成的过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张尤其导致粗放式城市建设。城市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以及代表城市发展与定位的历史因素的转换所引发的城市景观空间解体重构,一般可归纳为积极性、平衡性以及破坏性结果。破坏性结果一般代表着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再牢固稳定,整体景观结构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导致城市景观空间的破碎。[1]“破碎(fragment)”,意指因破裂、分割等产生的支离破碎、不规则,就如同20世纪解构批评代表人物之一的J·希利斯·米勒在《作为寄主的批评家》一文中写道的:“解体重构意味着把统一的东西重新变成分散的碎片或部分,其形象就像一个小孩子玩耍父亲的手表,把他拆成一堆零件,却根本无法把它重新修复。”[2]城市景观空间的破坏性解体重构不仅是表象上的破碎,还是功能与意义的消失。
广义上的城市景观空间是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综合体,包括由实体(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小品设施、河流、绿地、山体等人工与自然的物质要素)组成的内、外部空间以及过渡空间,也包括形成空间的实体本身。[3]从本文的研究角度来说,城市景观空间是以人工营造的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建成环境中的景观空间之集大成者(与自然景观相对),是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复合体,分别对应城市景观空间的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研究城市景观破碎空间的构成与特性主要是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以及心理空这间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1.物质空间的破碎
物质空间指城市特有的由建筑物、构筑物与市政基础设施形成的物质形态及其围合空间。[1]物质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空间的基础,城市景观空间解体重构的破坏性结果最先表现为物质空间的破碎,即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历史、景观由整体、均质、连续、简单趋向龟裂、多元、断裂、混杂,从而产生大量分布零散、形状不一、无法形成景观的碎片空间。依据空间形态大致可划分为点状破碎空间、线状破碎空间、面状破碎空间。这些破碎空间往往具有以下特性:空间形态碎片化且边沿不清、空间功能单一化且利用率低、空间联系弱化且包容性低、空间景观活力下降且形象欠缺、空间文化湮没且特色丧失等。
2.社会空间的破碎
城市景观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空间,其承载着人的社会活动(居住、工作、交往、游憩等)。城市景观空间与社会空间同构,城市景观建设在本质上是为“日常活动和稳定的市民生活提供引导和建设性构架,而不是感性或形式的表达。”[4]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及种族信仰等因素的高度差异性与异质性引发的主体价值观分化与冲突致使城市社会由高度统一集中、连带感极强的社会,转变为更多带有局部性、碎片化特征的社会,社会空间被切割为无数的片段。[5]破碎的社会空间逐渐通过破碎的物质空间展现出来,依据人的行为角度具体表现为居住空间分异,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居住在不同区域;交往空间衰退,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与孤岛化阻碍城市居民的交往与联系;行为空间单一,物质空间破碎所表现出的功能单一性无法支持日益丰富的生活方式与公共生活内容。
3.心理空间的破碎
城市景观空间既包括实体层面上的空间,即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又包括精神层面上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对居民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关于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就如同蒋涤非在其著作《城惑—自在的图景》中谈到的:“城市空间片段化造成城市成为各种具有断裂空间与形态风格的组合,人们难以读懂其所在的城市,其体验都是片段的,失去了共同的体验交往基础。人们更加对交往丧失信心,于是陌生人越来越多,因而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也就变得越来越陌生。”[6]破碎的心理空间是破碎的实体空间内在影响的显现,依据人的感知角度具体表现为:生活空间陌生,文化感知与集体记忆缺乏对居民的精神支持,致使居民难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邻里空间淡漠,实体空间的相互隔离致使邻里关系疏远与隔阂;认知空间混乱,混杂不协调的物质空间混淆城市居民对空间的认知。(见图1)
图1 城市景观破碎空间复合结构分析
1.高架桥下破碎空间
城市景观中存在大量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线性空间,其具有的结构性作用既表征着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又是整体形态构成、发展与转化的基础与骨架。[7]交通空间作为城市中典型的线性空间,在沟通公共空间上有重要的连接作用。城市建设技术的发展促使城市景观空间解体重构,道路结构成为城市表面的组织结构。大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造与提升极大地拓展了城市空间,也促进了城市景观的更多可能性。
但随着汽车社会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立体高架道路系统的建设,交通空间从早期的连接城市景观空间的纽带变成割裂城市景观空间的通道,使城市景观空间破碎,破坏城市肌理与城市历史文脉,城市空间形态变得大尺度化与大规模化,城市景观变得粗犷、浮躁。高速的交通方式不仅产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阻断效应,也促使人性尺度的公共场所日渐分离,以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行为逐渐让位给追求高效率的交通行为。[1]
高架桥带来的空间连续性阻断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景观破碎空间,既包括因交通割裂产生的零碎空间,也包括缺乏功能的、限制人参与可能的、在规划布局中消隐的桥下空间。
2.福州市高架桥下破碎空间
福州市作为福建的省会城市,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区之一。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2019年上半年,福州市根据《福州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完善提升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城区高架桥下空间清理利用项目研究,经排查,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及马尾区、闽侯县、高新区部分邻近中心城区,共计89 处高架桥下地块,整改结束后将有18 处作为停车场,71 处作为绿化景观。①
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目前福州市中心城区的22 处分布在城市道路沿线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其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1)桥下空间清理利用项目落实迟缓,大部分桥下空间还没有得到规划管理。2)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单一,多以交通与绿化为主,私自停车与私人买卖等乱占乱用现象严重,大部分空间均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见图2,3)
图2 琴亭高架桥下交通道路上私自停车
图3 上渡口立交桥下私人晾晒衣物
3)桥下空间造景枯燥,缺少地域特色,主要以绿化填充为主,空间景观呈现趋同性,且植物长势差,局部甚至有植物枯死,黄土裸露,影响整体景观(见图4)。4)桥下空间环境清洁度差,噪音及粉尘污染严重,空间灰暗压抑、阴冷潮湿。5)桥下空间只保证了基本的车辆通行及停车需求,忽略了行人的穿越及驻足使用需求,且交通安全设施及基础设施不完善,治安管理缺乏,导致空间安全性差,可达性及包容性弱。(见图5)
图4 橘园洲立交桥下广场局部植物枯死
图5 上渡口立交桥下广场基础设施缺乏
福州市于1982年兴建第一座高架桥,其后于1992年开始建设二环路、三环路,环城公路的顺利建设有效地缓解了福州城区的交通压力,但是也生硬地割裂了城市空间。福州市高架桥大多分布于交通环路的重要景点上,其桥下空间主要以带状或线性空间为主,由于高架桥两侧均为车行道,空间相对独立、狭长,呈碎片化、孤岛化,高架桥下空间存在破碎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同构的现象。
破碎的桥下空间最先通过可视的物质空间表现出来,具有破碎的物质空间特性,根据对福州市桥下空间现状问题的分析可归纳其利用特征为空间割裂、功能单一、联系阻断、形态不良、特色缺失。这些特征均致使桥下空间无法与城市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整体而协调的景观体验被片段式的冲突所替代。桥下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与其社会空间结构相联系,形象上的欠缺以及意义、功能、价值、文化的匮乏,均导致桥下空间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脱离,从而加速了心理空间的失落。
城市景观破碎空间修复关键在于恢复景观完整性,即城市景观空间系统的内部要素能维持在结构稳定、功能正常的一种相对景气状态,表现为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不可或缺和相对和谐。[3]修复采取的重要手段是整合,“城市的整合趋向于把分化的结构和功能在新的基础上合为一体。”[8]“整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优良的环境,一种物质环境的设计,以达到使用功能的效益和效能,达到精神文化、艺术的表现和物质的、美学的、生态的三方面的要求。”[9]
整合城市景观破碎空间主要是整合物质空间,通过重新调整景观空间系统内部要素的数量、质量及其结构关系,达到景观完整的目的。物质空间的整合与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同构,从而修复城市景观破碎空间。
回顾国内外高架桥下空间改造的成功案例,借鉴其物质空间整合手法,可为福州市桥下破碎空间的修复提供启示。
1.景观要素数量的调整
景观要素数量的调整是在保留原有景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适当地改变景观要素的种类与数量,通过适应性调整,促使新的要素与原有要素和谐地组合在旧的结构体系中。如获2016年ALSA 通用设计类杰出奖的多伦多桥下公园就是在保留原有空间结构与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空间支撑结构潜力的充分挖掘,以交替出现的承重梁柱网络结构为基础划分小型空间,引入本土植被、儿童游戏设施、艺术性灯光设计、公共艺术装置、街头涂鸦等景观要素,以极富创造力的设计手法将城市桥下废弃荒地成功转化为能够满足交通功能与多样化活动需求的多层次活力空间,使其完全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部分。而位于巴西圣保罗城市中心的Minhocão 高架桥则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即高架桥的桥墩上下以及路面侧部、下部布置利用性强、耐光性能好、易维护的热带植物品种,从而美化桥下空间,为其带来宜人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缺少良好景观要素的高架桥下空间,需要巧妙地引入照明、绿色、游憩、艺术等景观要素与复杂的工程技术结合,创造出与高速空间交织在一起的富有活力与美感的低速空间。
2.景观要素质量的调整
景观要素质量的调整是指对原有空间景观要素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高架桥下空间而言,其自身的桥梁结构是固有的景观要素,具有完善与更新的可能,如多伦多桥下公园就是利用各种官方组织或自发的涂鸦活动覆盖混凝土桥墩,创造出一个独特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艺术走廊。成都市苏坡立交桥下空间也是在桥梁立柱上绘制脸谱来展示川剧变脸文化,文化的印迹不仅使普通的桥梁有了基本的特征,也促使其转变为景观对象,与城市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可见对于灰暗且冰冷的高架桥下空间,可以对桥梁自身结构进行材质与肌理的改造,促使其转变为新的、良好的景观要素。
3.景观要素结构关系的调整
当景观空间原有的结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结构的调整是必须的。即在保留部分景观要素及结构关系的情况下,调整景观要素的数量与质量,融入具有时代适应性的建造规律,重新建构新的结构关系。如日本横滨市“黄金町中心”就是在高架桥原有网络结构中,引入新的建筑实体,设计建造7 个不同类型的公共社区空间,包括美术馆、咖啡厅、工作室与露天广场等,将原来存在许多社会问题的铁路高架桥下废弃空间转化为社区振兴的绝佳资源,同时为使用这些空间的艺术家与社区居民创建了一个对话平台。阿姆斯特丹A8 高架公路桥下空间是在广泛征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后,对桥下空间进行一系列改造利用措施,包括建设超市、花店等商业设施,滑板场地、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休憩座椅、儿童活动场地等休闲娱乐设施,涂鸦、艺术景观小品等艺术装饰以及停车场、巴士站等交通设施,同时打通连接两侧的道路通廊并建立与河流的联系,将原本单一的停车空间转变为复合型空间,将废弃的边缘空间转变为大众关注的活力中心,重新连结被割裂的城市片区。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发现,对于高架桥下破碎空间,应该是在保留既有空间结构,充分挖掘场所特质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景观要素,完善原有景观要素,对新的景观要素与原有景观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优化,措施包括:
1)整体结构的优化。桥下空间的规划应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联结周边社区至整体城市,延续城市、社区文化。2)治理结构的优化。桥下空间的开发治理应该由单一的管理部门转变为管理部门、非官方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协同开发治理。3)功能结构的优化。通过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的规划手段促使桥下空间功能结构由单一化转变为复合化、综合化。4)交通结构的优化。桥下空间的难以进入与安全隐患是限制桥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原因,桥下空间的规划治理首先要促进空间可达性与安全性。5)景观结构的优化。以创造性设计手法合理融合景观,结合绿化、游憩、艺术、照明等要素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有认同感、归属感的桥下景观空间。
城市景观空间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城市景观也是按照新的社会需求改变或改善功能的。因此,高架桥下破碎空间的修复,除了从空间本身出发,还需要从使用空间的人的需求出发,既包括物质的需求,也包括精神的需求。
本文以福州高架桥下空间为例,针对桥下空间的现状问题及利用特征,借鉴国内外城市高架桥下破碎空间修复的成功经验,探讨福州高架桥下破碎空间的修复对策。
桥下空间利用应注重前期规划,从区域整体性和协同性把握和布局,根据福州市现有桥下空间利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桥下空间利用经验,可将利用形式划分为绿化型、交通型、停车型、市政型、仓储型、商业型、休闲型等类型。[10]结合周边区域用地功能要求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以解决周边区域用地不足、功能缺失为突破口,重新整合桥下空间利用形式,优化其功能构成,提升其功能的复合率及利用率。后期应加强桥下空间规范化治理,明确桥下空间管理单位和职责。除此之外,还应探索桥下空间与周边区域共治共享的新模式,促进桥下空间与区域空间,乃至城市整体空间的融合、共生、发展。
纵横交错的高架路网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一直是交通情况最为繁杂的地段,人车混行,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重新梳理桥下交通系统,在不干扰原有车行交通的基础上,在合适的位置增设人行通道,引导和控制人车分流,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提升交通通达性。例如在车行量较小的路段,采用人行横道引导人流;在车行量较大的路段开辟地下通道或架设人行天桥直接将人流引入桥下空间。[11]另外,在人行通道出入口及桥下空间均需设置交通安全标志标线设施,提高人群的安全性认识以及对桥下空间的可达性认识。
高架桥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首先,应该在保证桥梁安全与便利通行的基础上,做好桥下空间绿化、立柱绿化、桥面绿化和中央隔离带绿化等空间景观绿化的围合防护;[12]其次,应选取适宜且便于养护的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层次,优化植物造型、色彩,以提升整体景观的可识别性。通过增设园林小品等景观设施、灯光照明等夜间亮化设施、垃圾桶等市政卫生设施,完善桥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植物造景塑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再者,在噪声粉尘污染严重的区域设置绿篱、成片的植物群落或隔离带等来减弱或完全隔离干扰,提升桥下空间的舒适性。最后,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注重景观保护的宣传工作,从而长期建立形象良好的桥下空间环境。
在确保桥梁自身安全、行车安全和人的使用安全前提下,联系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要求,对桥下空间功能进行整合,然后通过创造性更新设计,以最小程度干预、最大程度保留为原则对现有空间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建立能容纳多样化活动的桥下空间,激活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其次,将日常生活诉求与空间环境相结合,有效补充人群所需的活动设施,通过参与式活动策划,支持举办休闲娱乐、体育运动、节日聚会等户外公共活动,如广场舞、街头表演、滑板活动等,为居民提供符合他们日常交往、休闲活动的社交空间,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市民公共活动需求增加的矛盾,消除现代社会交往的隔阂与冷漠。[12]
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个性不显是桥下景观风貌趋同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修复桥下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环境的基础上,还应实地调查桥下空间现状、社会背景,联系周边土地利用形式,挖掘地域、区域人文内涵,提取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桥下空间更新设计,赋予空间以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重塑具有浓郁文化品味的空间场所,从而延续与发展城市历史文脉。如福州市橘园洲立交桥就是在桥下建设福州科技馆传播科技文化知识。除了兴建文化馆,涂鸦等形式,还可以通过种植本土植物、增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或其他艺术手段进行文化性营造,真正建立有归属感与场所感的桥下空间。
在快速化与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时期,大刀阔斧式的大拆大建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活割裂与城市文化特色消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城市建设新阶段,对于大量城市景观破碎空间而言,整合与修补比推倒重建一个新环境更为重要。
城市景观破碎空间的修复问题是当前城市存量内涵提升式发展语境下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之一。本文希望以福州市高架桥下破碎空间为例,对城市景观破碎空间的探究,能引起更多对城市景观破碎空间的关注与探讨,从而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注释:
①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我市将开展高架桥下空间利用专项[EB/OL].[2019-04-28].[2019-06-21]http://fzjw.fuzhou.gov.cn/zz/cxjs/csjs/201904/t20190428_2853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