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华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是指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突然中断,从而诱发供血区的脑组织软化、坏死,该病具有病情危重凶险、复杂多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依达拉奉为常见的自由基清除剂,能降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具有对脑血管结果破坏作用的自由基水平,亦可抑制脑血管炎症反应,促进重型颅脑外患者内环境恢复平衡,从而避免脑细胞进一步受损[2]。近年临床观察显示,中医疗法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效果理想,其中醒脑静注射液具有行气活血、开窍解热的功效,常用于CIS的治疗[3]。本院采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IS,取得满意成果,现报道如下。
搜集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CIS患者96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测确诊为CIS;②未伴有脑肿瘤或脑出血等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③合并其他系统复合损伤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入组前3个月曾接受过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④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9.42±6.41)岁;病程9~46 h,平均病程(27.06±5.27)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梗死13例,颞叶梗死10例,腔隙性梗死16例,顶叶梗死9例。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0.10±6.77)岁;病程10~45 h,平均病程(27.63±5.58)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梗死14例,颞叶梗死11例,腔隙性梗死15例,顶叶梗死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后两组均接受吸氧、控制血压,改善循环等对症处理,并予阿司匹林片(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1475),首次剂量300 mg,嚼服,随后口服100 mg/d,并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bi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562)2 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qd。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率评估疗效[5]。
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评分减少90.0%以上;显效:评分减少45.0%~89.9%;好转:评分减少19.0%~44.9%;无效:评分减少18.9%或增加19.0%以内。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及NIHSS评分。其中BI评分总分100份,分值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佳,NIHSS评分总分42分,分值越低提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③比较两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④比较两组相关血清指标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37℃水浴孵育20 min,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水平。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BI、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GF-β1、IGF-1高于对照组,HO-1、GF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CIS为临床上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和影响预后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引发脑主干动脉及其分支的病理改变,以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最终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临床常采用依达拉奉治疗CIS,该药作为一种常见脑保护剂,可对抗由活性氧簇引起的自由基超载,最大限度减轻神经元损伤,亦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脑组织氧供和血供,保护脑组织[6]。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中医经典急救古方安宫牛黄丸减味而成,含栀子、麝香、郁金、冰片等,其中郁金可行气活血祛瘀,清心化痰开窍;麝香具有活血散瘀、通络辟秽之效;栀子具解毒、凉血等作用,可泻邪热,助麝香清热解毒;冰片能助麝香之力,具有醒脑开窍之效。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清脑开窍、凉血行气、安神定志之效。现代药理学证明[7],醒脑静注射液可透过血脑屏障,在减轻脑水肿的同时保护脑神经组织,有效促进CIS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CIS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CIS发生后可导致短暂的血液高凝状态及进展的纤液溶亢进状态,凝血功能异常明显,且随着颅脑损伤病情的加重,凝血功能障碍亦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D-D明显低于对照组,P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该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CIS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提高预后质量。TGF-β1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因子,能使正常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发生转化。HO-1可由多种刺激因子诱导表达,且其表达过高时可促进胆红素聚集而产生毒性作用,致使脑水肿加重。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细胞骨架的构成并维持骨架张力强度,该物质的表达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IGF-1是生长激素产生生理作用过程中必须的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可减少神经损伤和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HO-1、GFAP低于对照组,IGF-1、TGF-β1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给药能够显著调节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共同促进疾病积极转归。
综上所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IS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抑制机体细胞因子水平,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