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9-12-18 15:44:03张庭燕
魅力中国 2019年25期
关键词:导图三角形数学知识

张庭燕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十九完全小学,湖南 郴州 423000)

数学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讲,是一门比较枯燥深奥的学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很容易对深奥枯燥的数学知识产生厌烦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这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来讲,都是极为不利的。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不能把学生置为学习的主体,依旧采取落后的教学方法,忽视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这些问题都是数学高效教学开展的阻碍,教师要重视这些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1]。

一、从日常问题出发,创设教学场景

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对学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教师要认识到,很多数学问题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创设教学场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导出要学习的数学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这一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先让学生观察总结生活中运用到三角形的实例,在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使用三角形的地方有哪些呢?这些实例都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设计成三角形?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出数学中要学习的知识点。

除此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比如拿一个三角形的框架、一个四边形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三角形和四边形相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过深入思考和实际动手,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积极作用。

二、利用思维导图,使数学知识体系清晰完整

现阶段,很多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都可以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新颖的教学工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思维导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规律的知识体系,通过记录关键词的方式,强化记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分析总结能力的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2]。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在新知识的教学阶段,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边绘制思维导图边授课,将课上的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节点和分支展示出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相应的关键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讲解完一堂课之后,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知识体系也随之建立完成,让数学课堂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课的所学知识,形成有效的数学知识体系。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应用于数学的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课下复习数学知识点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复习归纳,对于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很大作用[3]。

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思维导图可以采取多种表现形式,如蝴蝶、鱼骨、大树等对小学生吸引力较大的表现形式,有效激发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积极性,发挥出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三、开展小组讨论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特点为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汲取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顺应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4]。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讨论小组,要确保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领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起学习思考,避免出现在开展讨论学习时无人参与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选取有讨论意义的数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学习讨论。在学生讨论学习时,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要全局掌控讨论的进度,如果遇到学生的知识瓶颈和薄弱点,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确保小组学习讨论的效果。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每个讨论组的学生代表对讨论结果归纳总结,教师在旁进行指导,指出学生讨论结果的不足,对讨论结果优秀的小组加以鼓励,推动小组讨论教学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优化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探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教师要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汲取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中以鼓励教学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猜你喜欢
导图三角形数学知识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三角形,不扭腰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