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会
(山东省汶上县第四实验小学小楼校区,山东 济宁 272500)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怕作文的难题似乎总难以解决,面对作文题目总是无话可话。为了完成作文,他们就绞尽脑汁写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把自己读过的文章稍加“整容”便搬到自己本子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总是在埋怨学生不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的,作文是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再现,同时也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才能的展示,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有意识地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作文教学,心中感慨颇多。
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世界上时,他们都各具潜能,而成长中丰富的生活经历,经过生命主体的参与,按说他们会越来越具有个性。但是,这样的生活实例并非如此,面对黑板上的一个圆圈,幼儿园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极其富有想象力,而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们的答案,却随着学历的增高而想象力递减,是什么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是缺乏个性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前提。审视以往的作文教学,很多时候是我们教师不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1.作文命题缺乏个性。长期以来,作文题,我们习惯于教师命题,以一个题目要求所有的学生。例如:作文题《我喜爱的小动物》,看似从生活中来,但面对这个题目,喜欢小动物的同学当然有话可说,而不喜欢小动物的同学就被难住了。因为他们从未仔细观察过小动物,即使借助其它“途径”写出了小动物的一些特点,但喜爱之情却难以表述。但为了扣题,只好硬着头皮写出喜爱小动物的套话、空话、假话……作文时没有写作的欲望,怎能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文章呢?
2.作文指导缺乏个性。过去,老师的指导从自己的理解、认识出发,从选材、立意,甚而结构、方法都详尽而周全,惟恐学生不会写,并且提出若干要求,如选材要精,立意要高等等,然而这种指导,常篇篇如此,题题一样,都成了学生心中熟知的“条条柜柜”。这样缺乏个性的作文辅导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面对作文题,全无心中的真实感受,于是他们把有关的材料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整,直到符合老师在作文指导中提出的各种要求为止,而这种符合老师要求的作文怎么能不千篇一律呢?一次作文课,我指导学生写《 的妈妈》。从题目看,可供学生发挥的余地很大,可是由于详尽而缺乏个性的指导,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妈妈几乎完全一样。不是背着高烧的孩子去医院,就是刚到家接到单位的电话又出门,或者就是夜深了还在灯下工作……我问他们,你们的妈妈真是这样吗?他们脱口而出:“哪有的事,全是瞎编的!”试想,学生没有写真事,又怎能述真情?没有真情的文章又怎么会显现出富于个性的生命力?
3.作文评语缺乏个性。提到作文评语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语句通顺、段落分明、中心明确、书写认真等一大堆套话。学生满怀热情地交上作文本,多希望看到老师的评语呀,可等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评语,这怎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我们班一位女同学在作文中披露了自己对一位男生的好感。我看到后,想:她一定希望老师的评语,除了写文的指导外,也告诉她该如何面对这种情感,于是我以朋友谈话的口吻,谈了我的看法。当看到我的这个推心置腹的评语时,她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写作技能的提高,而是心与心的交流,她下回还会在作文中倾吐真情。可现实中,很多老师面对这样一涉及敏感话题的文章,不是避而不读就是一棍子打死。评语不是空话、套话,就是严历的指斥,这样的评语怎能激发孩子们的写作欲望?他们又怎能在文中抒真情呢?
我曾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等老师的讲课,他们以其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方式感染着学生。在他们的课上,学生思维敏捷,学习积极性高涨。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教学中没有模式,没有框架,充分显示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学生们在老师富有个性的教学中也被激发出了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需要,于是他们学得更主动、更快乐、更有收获。
我在教学课堂中,深感教师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是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向导。这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激发,提供张扬个性的“舞台”,在写作教学中,尊重孩子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心中所想、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写作空间。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生活。告诉他们:生活处处皆文章。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并能用心感悟,从凡人凡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从凡景凡物中领略自然的风采。最后,我们的作文评议应民主。在作文评议时,可采用大家评议加老师评议的办法,即一篇作文先由学生点评,小组点评后,再由教师点评,这样可改变过去老师以自己的喜爱定性的做法。在作文的评语上,要用商榷、希望的语气,要有针对性,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又能切中要害,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以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为孩子们提供张扬个性的舞台,孩子们就会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世界,那之中将有成人世界无可比拟的真纯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