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泰安路小学,山东青岛 266000
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育人的重要途径。进行传统文化建设,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的全面,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1]。
学校将“绿色理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将“绿色理念”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此,学校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开设了传统文学作品的经典朗读课程、传统节日文化课程、中国杰出人物课程、家乡历史人物课程、民俗节气文化课程。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怀,培养小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
文学作品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优秀的传统美德。小学生通过阅读学问经典作品可以从作品里面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学校开发了经典诵读教材,并规定了朗读的时间,集体朗读。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因此存在记忆力强、但理解力弱的特点,因此学校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突出了“乐”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里面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联系生活实际,给小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小学生理解所朗读的内容,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学习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本身就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能够帮助小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和精神,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得我民族情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清明节等。学校可以具体介绍每个节日的由来、习俗、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节日的意义[2]。例如:春节,春节是传统节日中较为重要的节日,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辞旧迎新,一家团圆,喜气洋洋,学校可以开展体验亲情、学习传统礼仪等教育;每年的中秋节,中国人都会吃月饼,因为月饼代表着一家团圆,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家人的教育;每年的端午节都会吃粽子,是为了缅怀伟大的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因此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民族认同感的教育。
学校也要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节日教育,帮助小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针对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让小学生收集描写中秋节的诗词,收集关于期盼家人团聚美好愿望的诗词或古文、针对元宵节组织学生进行猜灯谜的活动,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意义,进而,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小学生进行书法的练习,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小学生书法的练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育人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帮助小学生塑造崇高的品格,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视,让小学生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优秀的传统美,通过传统节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怀,通过民族英,雄塑小学生造崇高品格,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课程,使小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