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振忠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高职院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就业导向,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就职理念都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决定学生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学生的管理不够专业,管理职责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各部门无法协调对学生的管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创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学生的习惯,导致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良好的管理,导致学生不愿意遵守管理制度,导致学生的减少活动参与主动性和热情,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管理方法也将对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由于管理过于肤浅,没有深入的研究。许多辅导员的精力主要分散在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上。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的生活方式,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因此,辅导员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就无法做到全面性和深刻性。同时,一些管理者过多地干预管理工作,使得学生干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效能。这种严格管理大小事的模式给辅导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剥夺了学生干部的相关管理权,使其能够无法得到实际发挥,从而使其管理能力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之下,高职院校发展当中的学生主体经常会在管理当中处于弱势地位,而管理者则经常会占到主导地位,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同时,由于繁重的工作顾问和缺少相应的与学生交流,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建议进行及时的了解,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此外,由于一些经理学生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归咎于学生质量的因素,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的因素以及管理体制和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实施管理。
学生们分别具备各自的独立人格,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方法,他们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还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因此,高职院校在展开学生教育工作时,应首先遵守人文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过于重视学生的共性和统一性的管理,缺少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管理,且管理者往往以高傲的态度发号施令,没有彰显服务意识和人文意识,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效率。
当代大学生呈现个性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学校管理者提高对其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格独立和自身价值。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并贯彻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将学生置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的目标培养工作时,不仅仅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三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了建立校园文化,需要高职院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重视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并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这一过程需要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绿化,并结合校园发展特色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物质文化,以有效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其次,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校的校风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高职院校还需要完善自身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展开各项文化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面对着学生心理状况频发的现状,需要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部门,不断宣传心理健康咨询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咨询渠道和路径,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主导作用,辅导员通过网络媒介以及各种手段,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积极举办相关讲座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加学生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充分体现“教育第一,德育第一”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种观点和道德观。质量。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宏观调控职能,合理分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加强学生管理建设。对此,要统筹学生管理工作,围绕教学环节建立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环节的融合,实现教学的相互渗透以及学生管理工作。最后,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建立学生会和社区组织,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学生管理也可以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实效,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源质量下降的现实,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