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祖凤
(贵州省福泉市凤山羊老小学,贵州 黔南 550503)
在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对于枯燥的数学概念和繁杂的知识点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问题,教师应当积极的去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回归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教师的教学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1.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大多还是以教师教学作为课堂主导。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教师对于知识点的针对性讲解,让学生忽略了思考的过程,并且对于自身的问题了解并不明晰,很难在学习当中发现自身的学习漏洞,并不能掌握到真正的学习方法,并且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学生只是被动认识,生搬硬套,这就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丧失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1]。
2.师生重视分数,课堂缺乏互动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下,师生重视分数的心理大大滞缓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师生重视分数的心理,导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不存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环节,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一味的传授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学生的学习模式过于单一,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疲惫感,并且对于知识的应用达不到活学活用,甚至对学习数学这种逻辑性的科目也要死记硬背,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学生一旦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2]。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提问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首先,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容易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学生在课堂有效性提问的过程当中,可以针对性的接受到老师的讲解,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师生的有效沟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民主活泼的课堂中学习,能够更加的收放自如,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更积极的投身进课堂教学当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明确提问的目的,并且注意难度的把控,让提问过程有启发性,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问题和教学知识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提问的过程中明确提问的目的,引导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知识点引导,从而让学生在问题过后能够理解到教材中的知识点。另外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难度的设计,不可让问题过难,导致学生丧志学习自信心,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和启发性,从而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多人买票的问题,问题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领会到乘法的概念,问题可以由“多人买票的计算方法”—“多人买票用加法计算”—“如何简化这一运算过程”—“乘法的概念”,这种提问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学习到乘法的内涵和计算意义。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问是面向整体的班级,而不是单个学生或者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要注意那些课堂上不活跃的学生,保证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策略,可以采用轮流回答的模式,比如每堂课回答问题的顺序要从座位顺序进行,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交流、每个同学都能在回答问题时展现自己的观点。另外要注意那些成绩差强人意,课堂表现力较差的同学,在提问过后如果回答不尽如人意,一定要进行鼓励,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一定不能忽略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感受,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课堂的有效性提问是引起学生讨论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交流互动,弥补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解答,并且提交结果由教师来统计归纳,并且在班级中展开谈论。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当中可以得到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理解问题的思路,吸取彼此的学习精华,提升个体能力,缩小个体差异,能够弥补个体差异。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修正,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并且对学生有创造性的观点给予鼓励,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
纵观全文,有效性提问是促进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师生在有效性提问当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效率。教师要注意提问节奏和难度的把控,积极思考能通过提问延展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提问当中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性,通过提问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性提问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