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强
(云南省昭通市广播电视台 ,云南 昭通 657000)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的喉舌”。新闻机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并不是简单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他说:“要讲求宣传艺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党的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和贯彻到新闻、通讯、言论、图片、标题和编排等各个方面,使宣传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广大受众喜闻乐见”。因此,新闻机构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新闻的表现价值和改进会议新闻报道,自觉克服两种认识:
一种是克服会议报道就是公式化的,枯燥乏味的认识,充分发挥会议报道的职责功能。认为会议报道越少越好,甚至有的会议不需报道,实际上是否定了会议新闻在媒体中的地位,这种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会议新闻是一种重要的新闻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议是民主集中制的载体。而会议新闻实际上就是实现民主集中制的载体。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是从有关会议上讨论决定的。其次会议是传达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场所。我国的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施政措施,是媒体应该尽的职责。此外,会议是群众实现知情权的重要渠道。所以,会议报道在新闻宣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另一种是克服“媚官”新闻的泛滥,让新闻的价值表现更贴近受众。有些部门和领导人缺乏全局观念和群众观点,总想把自己领导的工作在媒体多亮相,利用新闻媒体为自己歌功颂德,习惯于当“新闻明星”,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干脆直接或间接对新闻报道进行行政干预,导致 “媚官”新闻的泛滥,让新闻媒体无所适从。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意见》,号召为官者改进作风,贴近民众,严格自律,支持新闻媒体改革报道工作。新闻行业如沐春风,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响应,并且寻求报道领导活动真正合理的方法,后来在《人民日报》乃至全国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中普遍采用的“标题新闻”就是一种很好的报道方式。政府和媒体行动起来了,但“媚官”新闻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根源是领导自身思想的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王歧山同志时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的心里话:“你们别只围着我转!一定要把笔和镜头多对准基层代表”。如果每位领导同志都如王歧山那样务实,“媚官”新闻就很难生存了。
遵循会议新闻报道的价值表现,改进会议新闻报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会议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没有,可不予报道。(2)会议是否具有重要意义。(3)会议是否具有群众性。会议出台的政策方针和措施,是否与群众密切相关,是否触动群众利益,如果没有可以不作报道。(4)会议是否与上级党政会议同类。一般同类会议只是传达上级精神,因上级新闻单位已作过详细报道,因此可以考虑报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落实措施。这样既可以减少会议新闻的长度,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新闻条数。
站在受众的角度上写会议新闻。关注会议中受众最关心的是什么?会议出台了一些什么政策,有哪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2)从会议中“挖掘”新闻。许多工作会议有大叠的经验交流材料,这些经验就是会议内容,报道这些工作经验比报道这次会议更具有新闻价值和“使用”价值。(3)找出会议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许多会议内容繁杂,首长论资排辈轮流讲话,这就需要记者有敏锐的领会能力,找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加以报道。(4)从会议中积累新闻素材。有些会议出台的政策,不足以形成新闻事实,可以加以积累,在今后的采访中,如果遇到由该政策引发的效益或执行该政策的典型,就可以用来印证出台该政策的必要性,作为会议新闻的背景资料。
(1)除了党代会、人代会等,其他会议新闻尽量减少会议程序、出席人名单等报道,突出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实质内容。(2)要明确会议报道的主体。有些会议是领导唱主角,而有些会议则是群众唱主角,就不应该突出报道领导人。如最近看到一则电视新闻,报道市里的领导同志,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开座谈会,征询他们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3)寻找接近性。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报道中,要避免层层照抄照转、千篇一律,而应寻找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新语言。
改进会议新闻报道,与采访会议新闻记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密切相关。有的记者把采访会议新闻看得很简单,往往到开会地点报个到,领上现成材料,其次再向会议组织者了解一下情况,就回去写稿了。这样采访写出来的会议新闻,当然只能是干巴巴的、公式化的报道。在很多记者的笔下,所谓的会议新闻,其实就是会场新闻,会议开始后发开幕式消息,会议进行中发动态新闻,会议结束时发闭幕式消息, “会议”的顾名思义,就是既有“会”,又有“议”,“会”强调的是形式,而“议”是指内容。对于大多数会议而言,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往往是议而不是会。因此,记者在做会议报道时,必须深入采访。不但要了解会议的议题、内容,还要关注会议进程中可能发生的新闻,必须时还要采访可能成为新闻人物的与会代表。
在大力倡导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今天,从事会议新闻采访的记者尤其要增强信心,要坚信在任何时候,会议都是记者了解情况、掌握线索、采写新闻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