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玉英
(新疆石河子八师第二高级中学,新疆 石河子 832011)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概念和相关内容是需要记忆的。语文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对不同的内容要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
这种记忆方法其实就是机械识记法,主要靠机械重复进行的识记适用于记忆互不关联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对于语文来说,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作家作品常识、个别文体、语法、修辞概念等,在不易采用其他记忆方法时,常要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是最不容易记忆的。
每个字都有偏旁,可以很多时候是可以借助偏旁进行记忆语文知识的,比如“苏洵、苏轼、苏辙”这三个人的关系,很多时候分不清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偏旁来分辨这三人之间的关系,苏轼和苏辙是兄弟,所以这两个人的偏旁都是“车”字旁,又因为“轼”字为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在前,“辙”字是车轮压出的痕迹,在后,所以“轼”为“哥哥”,“辙”为“弟弟”。
串字记忆法,最常用的是记三个以上的人名或者古诗时,用起来比较方便。比如说,“唐宋八大家”我们就可以将他们八个人的姓连缀在一起去记忆,韩、柳、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欧、王、曾。或者我们在背诵古诗的时候,读熟之后,将每句的第一个字串在一起去记忆,这样就方便了许多。比如:李商隐的《锦瑟》,我们可以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串在一起记忆“锦、一、庄、望、沧、蓝、此、只”)这样背诵古诗就变得简单方便了许多。
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比如在对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做的诗歌的分析上,就可以借助杜甫的生平事迹来理解他的诗歌,知道了杜甫的生平,就知道杜甫的诗歌大部分都是以“忧国忧民”的创作。又如,理解了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某一段的具体内容,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情节”的角度去考虑写景与写人之间的关系了。
联想的方式很多,可以进行横向的相关联想,例如,从一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一个朝代可以联想到与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还可以进行纵向的相关联想,例如,讲到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时,我们可以联想到同一时期的诗人——李清照,这两个人都是经历了两个朝代,并且经历了朝代的灭亡和逃亡的生活,就可以使大家对不太熟悉的诗人有了一个比较和了解,从而明白了这首诗的背景和感情基调。由一部作品可以联想到作品的文体、内容、主题、写作手法、名言警句等;由介词的功用联想到介宾短语的特点,进而联想到“介宾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的句子成分划分方法等等。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贯穿成线,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记忆的方法应用的范围很广。例如:“子姓”一词,有的有的注本解释为“子民”,“子姓”是否有“子民”的意思,我们可以比较同一时期的作品中“子姓”的用法,又如在修辞学习中可以把比喻与拟人及夸张做比较、把排比和对偶及反复做比较、把设问和反问做比较;在语法学习中可以把宾语前的定语与谓语后的补语做比较;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把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功用做比较……。
例如,用“横戌Xu点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ong”的口诀来记住“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用“王姬去颐和园,人群熙熙攘攘”来记住“姬、颐、熙”这三个偏旁特殊的字;用“老虎是残暴的,虎爪是向外的”来记住“虐”字下半部分的特殊写法。
例如:可以用“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声”的口诀来记住6类实词和后类虚词;可以用“副词放在动形前,介词落在名代前”的口诀来记住副词与介词的区别;可以用“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的口诀来记住单句句子成分的划分方法。
例如,可以用“‘是以'是‘以是',‘以是'是‘因此'”、“‘何以'是‘以何',‘以何'凭什么”来记住“是以”、“以何”的翻译方法;可以用“主谓间断开,发语词断开”的口诀来记住文言文朗读中的合理停顿;可以用“直译对译和意译,增补省略调语序”的口诀来记住文言文的一般翻译方法。
例如:可以用“本义引申语境义,结合中心作分析”的口诀来记住对句中重点词语的分析方法;用“句式特点与功用,结合中心与语境”的口诀来记住对不同句式或不同修辞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分析方法。用“总分并,时空逻,中心句,自概括”的口诀来记住对说明文段落结构的分析及对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吟诵记忆法,主要运用于诗歌的背诵中。可以将诗歌中的词换入歌曲中,把它吟唱下来,这样就便于记忆了。比如说《虞美人》,我们就可以把其他的同等字数的小令用《虞美人》的调唱下来,或者选其他自己喜欢的歌曲把它换成词曲的词唱下来,这样学习起来就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