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仕均
(开阳县楠木渡镇谷阳小学,贵州 贵阳 550307)
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倡学校要建立健康和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改善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现阶段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现阶段小学学校管理的不足展开分析,并提出强化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希望对学校教育的整体进步是有所促进的。
现阶段因为社会的形势在不断变化,教师承受着极大的职业压力,尤其是人事改革,教师聘用制的推行,校内的竞争逐渐变得严重。这些对于教师不仅仅是工作上的负担,更是心理上的负担,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经常出现压抑和沉闷的现象,热情不断降低,对学生不够和蔼等现象。
很多小学管理强调规范性,让教师在规范中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一些教师受到学校奖惩机制的约束,比如把学生违纪现象来对教师工作进行判定,导致教师非常重视纪律上的管理,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育要遵循人本理念,让学生感受到足够的关怀,这是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但是因为管理非常生硬,导致这一目标并未顺利得到实现。从而让管理失去了本身的价值。甚至让学生学习态度出现问题,这对教育质量是非常严重的影响。
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在现阶段开展学校管理中,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并未真正将质量的提升体现出来,另外,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衡量,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综合能力。因此如今教学管理中的评价体系是需要完善的,完善教育评价才能促进教改的推进,让教学质量达到更高的层面上。
很多学校本身是管理专政化,让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严重的逆反心。另外学校对教师知情权是有所限制的,教师对学校以及校领导的一些工作并不清楚,于是就会对教学管理产生严重的质疑、一些学校的教学制度本身不够科学。教师很多时候权利是形式化的,加剧了教师的抵触心理。
学校教育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人生道理以及科学知识,对心智进行开发,并学会如何为人处世。现阶段开展学校管理,要转变以往的观念。首先是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让学生具备正确三观,另外是对教师观念进行转变,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双方要成为朋友。再次是在管理中,将培养学生不怕苦难的精神作为任务之一,让学生品质进步。最后是学生对未来有着一定的憧憬,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开展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特长,然后在实际学习中,将自身长处和天赋发挥出来,从而在愉悦氛围中实现更好的成长。
良好的氛围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基础,在学校管理中也要注意对校园氛围的营造,需要营造出积极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水平。另外,国内的各地区经济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学校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制定出特色教育模式,为学生以及教师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为了实现教学氛围的统一以及和谐,在教师的工作上,要给予更好的条件,让教师处于干净和整洁的环境中,有舒适的工作场所,从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更加投入。结合各个学科的特征,在教学设备上要加强投入,比如各类教学用具以及辅导书,满足各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建立校风和学风,帮助学生实现健康的心理发展。
从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加强自学意识,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进步,自学意识是一种主动的思想,是一种学习主体性的体现。在教育管理中,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自主探索,积极强化学生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让教师做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探讨中,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是改善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不断自我挑战,找到自身的不足,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往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处罚,最普遍的方式则是请家长。本身家长给予学生更多是关爱以及照顾,教师则是在学生看来比较和蔼。只是学校联合家长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处罚,这样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一种伤害。从而让学生对家长害怕,对教师产生反感,这样就会加剧学生本身的逆反心理。在教学管理方面要进行改变,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找到根本的原因,在教学管理中要注重,不要将攀比以及过度竞争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保持良性竞争的意识,并采取多样化方式对待学生,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总之,学校管理的开展是以学生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从而找到合适的管理策略,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学校管理的开展,要为师生营造出积极和阳光的校园氛围,从而促进师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