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创业一样对待每一个海外项目

2019-12-17 08:16丁荣贵
项目管理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华为企业

主持人:丁荣贵,山东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项目管理评论》主编、首席管理专家,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全球研究协调人。

访谈嘉宾:易祖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项目管理能力中心部长,华为“蓝血十杰”、华为变革“詹天佑奖”获得者,华为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变革及管理资深专家。

项目经理就是创业者

丁荣贵: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项目,您在这个领域有很丰富的经验,希望您和我们分享一下个人体会。

易祖炜:华为20年前走出国门的时候,也是踩了无数的雷,用任总(指任正非,下同—编者注)的话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2001年,华为承揽了第一批海外“交钥匙”工程项目。华为时任董事长孙总(指孙亚芳—编者注)提出从企业选拔5名员工,培养成总监级的国际大型工程的项目经理,我是其中之一。

当时,我担任华为海外工程设计部主管,被选拔去接手一个在南美洲的光缆“交钥匙”工程项目。其实我还没到现场,那个项目就已经亏损了。之前这个项目投标时,只有我们一个客户经理负责。他从报纸还是其他什么地方看到一个招标广告,就把它拿回来,让一个产品经理做了报价。华为那时候没有专业人员,不懂得这个水有多深,几个年轻人拍拍脑袋就报价了。这个项目是华为在拉美的第一个大单,有500多万美元,最终“用一桌酒席换了客户两条烟钱”,亏得一塌糊涂。

丁荣贵:现在,这种经验不足、对当地规则不熟悉的状况对很多企业来说依然存在。我们经常强调,项目要规范启动,但是刚开始做海外项目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不规范启动的,你想规范也不行。 “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在项目的供应链方面是不完整的,这就更容易带来风险。

易祖炜:在发展中国家,工程环境十有八九都是非常不理想的。华为有精力和能力专注于设备研制,而对其他事不用操心,得益于中国有良好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以及大量的配套厂家。而当走向亚非拉国家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后,华为发现它们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设计机房和铁塔、规划网络、考虑网络各个节点的设备容量布局和技术性能参数等,都需要设备供应商自己考虑,这“逼”着华为把工程设计做起来。华为的价值链必须往前移,从而弥补供应链的缺口。

丁荣贵:从这方面看,开展海外项目很像技术人员创业开办一个企业,原先只需要关心技术,现在必须关心企业的经营。项目负责人在国内的工作主要是完成项目,但在海外碰到的主要问题还不是项目的技术问题和内部管理问题,而更多的是与外部环境相处的问题和经营问题。

易祖炜:没错,一切需要从头来,我们就是创业者,是在荒岛上想办法生存的人。2001年,任总亲自召集了一个海外将士出征大会,口号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给大家壮行!华为当时就派了我一个人过去,没有当地员工,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从当地员工招聘、银行开户、寻找仓库、住宿、租房、签合同、开支票直到海关清关,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我去摸索。

熟悉完业务情况后,我就要迅速把本地化队伍建立起来,因为我作为项目经理,不能总是光杆司令。华为以前就吃亏在这,什么事都依靠一个不靠谱的分包商与客户沟通。对分包商有利的信息,他就跟你多说点;对他无利的,他就把信息给你屏蔽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就是本地化,没有本地化队伍是做不长的。中方员工最终是要走的,但是怎么走得体面、走得放心,还能持续地做贸易、做工程,企业就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本地化队伍。

丁荣贵:这个观点很重要。目前,很多海外项目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投不投资,而在于是否有人管得了,你离开时能否有胜任和放心的人来接盘。这同样像创业,尽管起初还是一个小企业,但企业的创始人必须想得長久,要想到如何经营才能有利于企业活得长久。

需要培养本地化人员

易祖炜:企业需要建立“根据地”。通信人才在拉美比较稀缺,尤其在厄瓜多尔。在我去厄瓜多尔之前,华为在七个多月的时间内,一个工程师都没招到。当时企业在报纸上打了广告,人家也不知道,没人来,因为当地会说英语的人不多。鉴于这种情况,我向酒店服务员求助,她告知厄瓜多尔有个电子工程师协会,招聘可以借助于它。我照做后,协会就带来了70多份会员简历,有大学毕业生的,也有在职人员的。经过筛选,我招了6个人,他们对我来说如虎添翼。

丁荣贵:这是一个诀窍。到一个地方需要找到一个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的综合节点。这样的节点可能是当地的大学,也可能是当地的专业协会,甚至是当地的一个酒店。很多中国企业局限于国内资源或国内在海外的资源,而不善于发掘当地资源。

易祖炜:是这样的。招到人之后得培养。很多中国企业对当地员工,就是“来叫Come去叫Go”。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企业只管使用当地员工,把他们当作听差的,不善于或者懒于培养当地员工,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当地员工没有成就感。由于华为是晚来者,一个亏损项目给的工资又不能很高,我们招的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年轻人多,没什么经验,那怎么办?我就抓紧空隙送他们到巴西进行集中培训。同时,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他们开展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

丁荣贵:这就要有一个根据地或者基地,这些基地不仅要为项目做好物资的补给,还需要做好能力的补给,要让本地员工融进来,提升他们的能力,与他们建立命运共同体。

易祖炜:对。华为进军拉美,首先在巴西圣保罗建立拉美的总部,设有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培训中心,并逐步建立了全套的培训设备和师资。我们项目的四个工程师在那里学习了交换技术、接入技术、传输技术,以及基本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回来后真管用,马上打开了局面。我们在后续项目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展当地合作伙伴,熟悉客户和市场,收集整理各类工程信息。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一开始第一个项目亏得一塌糊涂,到最后十几个项目全部实现盈利并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服务能力。

信任决定了企业给你的权限

丁荣贵:这里我有个问题,当时企业给你权限的依据是什么?怎么保证权限够用,但不会过于给权限?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华为企业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项目管理指南
2018上海企业100强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华为:畅享8系列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