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印象

2019-12-17 08:07李海燕
商情 2019年51期
关键词:包容继承开放

李海燕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既复杂又庞大的课题,新老建筑一直在协调与冲突、保守与创新之间不断寻求平衡点。基于这个问题,本文以对德国柏林城市印象为起点,介绍城市发展轨迹,分析城市发展理念,试图通过对柏林城市新老建设的分析,以资借鉴。

【关键词】继承;发展;开放;包容

2019年暑假,我有幸作为郑州财经学院欧洲考察团的成员,赴德国柏林进行交流和培训。从8月1日踏上德国的领土至8月13日回国,虽然仅仅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考察和学习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张,但德国柏林城市的整洁宁静,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柏林人民的高度文化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特别是作为从事建筑教育的工作者,我为柏林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所驚叹,更为整个城市新老建筑的融合而振奋。

一、柏林印象

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是全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现有人口接近400万,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它不仅是欧洲的交通枢纽,也是全球的热点城市之一,尤其是柏林的城市面貌独具特色,市内既有名胜古迹,又有彰显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驻足在柏林街头,映入你脑海里的城市建筑,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多元化,各种风格的建筑都能在城市中找到,柏林城市建筑本身就像一部历史教科书,向过往的人们展现它的过去与未来。

二、柏林城市发展历程

柏林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第一批定居者首先在施普雷河岸建立了第一个贸易集镇柏林,之后他们又在施普雷河的岛上建立了第二个贸易集镇科伦。到1400年,柏林和科伦共有约8000居民在此定居,随着定居者的不断增加,两个贸易集镇在1432年合并成为一个城市,并正式命名为柏林。此后这个城市先后经历了勃兰登堡选帝时期、普鲁士王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魏玛共和国与纳粹德国时期、冷战时期。在这个城市曾经出现过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多种社会形态,进而各种意识形态在这里交织、碰撞,从普鲁士公国到德意志帝国,到纳粹德国,再到东西柏林分割,柏林统一,联邦德国首都回归柏林,这里充满了断裂、冲突,但都在柏林城市历史发展中留下了痕迹。

三、新老建筑和谐共生的体现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柏林成为了全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也是新建筑的试验地和展示场,但新老建筑却能和谐共生。

(一)继承与发展并存

柏林地区最为典型的城市空间形式为一幢建筑的内部或者多幢建筑相互围合形成的封闭或半开敞式庭院,这些带有内院的建筑与街道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柏林式街区,这种空间组合的形式如今在柏林城市中,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街区内依旧占据较大的比重。而许多新建筑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发展出了既契合历史环境又具有新特点的个性鲜明、类型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例如罗西在弗里德里希大街附近的街区设计,将传统的柏林式院落住宅与商业办公空间巧妙地混合在一起,这种对传统城市模式的适度更新激发了柏林老城区的城市活力。

(二)开放与包容共存

柏林在建筑界是一个以城市集合住宅的丰富多样著称的城市,由于战争的破坏,战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柏林(主要是西柏林)就有意识地将一些住宅项目的设计工作交给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师进行设计。在柏林的建筑舞台上,战后的主要建筑师均参与演出,诸如格罗皮乌斯、柯里亚、罗西等。柏林建筑还有意识加强建筑创作思想来源的多样性及表现的多样性,柏林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新建筑的实验地与展示场和世界范围的现代艺术的活动中心之一。

(三)高科技与生态共发展

高科技和生态共发展在建筑领域已经逐渐成为普遍使用的日常语言。效果的真实性与性价比的不确定,使得其成为考验建筑投资能力的一个尺度。当代柏林对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过程十分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柏林街头的新建筑虽然大多从外表看上去朴实无华,给人以一种朴素感,这与德国人讲求实用的民族性格有关,并且能够与历史环境中的老建筑取得和谐,但这种朴素感所表现出的是“简洁”而并非“简单”。这些建筑质感十足,细部考究,大都运用了先进的建造技术,在节能减排上颇费工夫,与时下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符合。

(四)简约与朴素相衬

与其他欧洲重要城市的风格完全不同,柏林这座城市的整体面貌十分具有朴素感,这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新建筑在建筑形态层面往往不去追求刻意的标新立异,而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功能、空间与建筑细部之上,注重建筑的实效性。这种简约与朴素并不意味着建筑的简单与低造价,反而表明了对建造工艺的考究以及对视觉效果的严格要求。整个城市的新建筑几乎没有浮夸的大尺度,城市的密度张弛有序,景观绿化丰富,宜居感极强。例如在德国,无论是新建住宅小区还是古建筑翻新,外墙装饰均以涂料为主,采用这种涂料的优点是价格低、质量好、花色多。此外,德国大部分的公共建筑及宾馆其内部装修多以实用为主。卫生间墙体多采用塑料仿瓷砖,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和美观的优点。

四、小结

城市历史环境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库哈斯曾经这样描述柏林:“柏林的丰富性在于它那激动人心的历史片断,新古典主义城市,早期的现代大都市,纳粹首都,现实主义的实验场,战争的牺牲品,死而复活的拉撒路,冷战英雄。”这句话道出了充满坎坷经历的柏林的独特魅力,然而柏林并没有像其他欧洲城市那样,有十分明确的古城区和新城区,柏林城内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在当代中国,对于国内的任何一个城市,如何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处理新老建筑一直都困绕着政府和民众,德国柏林的城市建设经验或许可以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硕.柏林城市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探研[D].郑州大学,2017.

[2]龚潇.从“关系”和“态度”认识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发展脉络[D].郑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包容继承开放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省域基础教育改革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浅谈“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加藤嘉一:不妨“包容”外国对中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