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策略

2019-12-17 08:14许俊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策略

许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呈现出来,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学生体质训练效果较差,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停滞不前。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质训练   策略

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等意识已被广泛传播,小学体育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师生对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加上訓练方法、教学理念、课堂结构和训练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体育教学整体训练效果不理想。对此,笔者探讨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策略,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

一、合理运用游戏,强化训练积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的喜爱程度较高,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旺盛,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游戏开展情境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借助游戏开展情境训练,一方面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训练,实现身体素质的持续性提升。在设计教学情节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竞赛或故事接龙等挑战性较强、趣味性较高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体育锻炼。

二、改变训练方式,强化训练质量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育游戏的训练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锻炼;另一个是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为了落实全民健身、终身锻炼的精神品质,教师在体育课程训练中采取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升训练实效性。

如在进行田径跑步训练时,由于训练模式比较枯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变通训练方式,改变学生以往对跑步等训练的认知,促使学生体会运动的精神品质,并在新颖、有趣味性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在以前的训练中,教师一般会硬性规定训练内容,如跑步时间、跑步距离等。创新训练后,教师可以采取S形跑、在路径中添加障碍物等方式,提升跑步训练的乐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体育训练。

三、突出竞赛意识,强化训练自主性

教师要围绕传统的训练理念和师生的训练现状,有针对性地创新训练方式。主题式情境训练属于团体性运动,教师无论采取哪种创新方式,都必须围绕团体这个基础,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首先,教师可以创新训练模式,以小组分组竞赛的方式作为主要训练模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训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训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单纯地讲解知识或演练训练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借助竞赛的方式开展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分析探讨教师提出的动作技巧、比赛技巧等;其次,随着比赛的不断增多,学生的综合素质均得到明显提升,加上竞赛本身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教师采取竞赛训练,学生会因为想要获胜而更加努力、更加团结;最后,教师可以将游戏训练合理地融入主题式情境训练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有助于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保持持续性提升。体质训练属于小学体育教育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体育训练本身枯燥、乏味等特征,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多种措施缓解体质训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实现全面、长远地发展,为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南尚杰,孙胜,刘金海.日本应对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的策略和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

[2]丛晨,何劲鹏.浅谈体育核心素养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培养——评《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22).

[3]彭迪,连洪业,季景盛.基于茶文化视角下大学生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发展的策略[J].福建茶叶,2018,(12).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三小)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