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茶文化品质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弘扬我中华民族优秀的茶文化品质,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战略途径。
关键词:茶文化品质;小学英语;文化板块教学;融合
笔者认为,中国茶文化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与外国文化在内涵、形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也有不少的共同点,以中国茶文化品质作为推动英语文化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实则是实现了中国茶文化品质与外国文化深度交流、融合。
一、 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和茶文化品质的关系
(一) 茶文化品质是中国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集中体现
中国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经多年,茶文化品质早已经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因此,将茶文化品质应用到英语文化教学中,实则是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相融合,在英语教学中植入了中国文化的火种。
(二) 英语教学增强了茶文化品质的教育作用
英语作为世界上的通用语言,是最为重要的语言形式之一。茶文化品质应用于英语文化教学中,就是一条让学生感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捷径”,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英语文化教学的不断发展,茶文化品质的教育作用也在不断增强。
二、 中国茶文化品质在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 茶俗文化的融合
茶俗文化的融合策略可概括为“比较+总结”,“比较”即通过比较来展示中华民族茶俗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总结”即系统、全面、完整的把茶俗文化灌输给学生,从而提升其民族文化素养。由上述分析可知,“比较+总结”的融合方法更注重教师的全面讲解和学生的个人感受。
以江苏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A party”为例,首先,party译作“派对”,世界各地的派对种类繁杂而且各不相同,对中国来说,派对即聚会,而在聚会中饮茶,是最为常见的,所以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节日和中国节日进行比较,例如美国在party上常喝红酒和咖啡,而中国在party上常喝茶;其次,教师在比较之后,就可以进行总结,即总结我国的茶俗文化都有哪些,例如如何泡茶、如何煮茶、如何喝茶、茶具种类等等。
(二) 民族文化的融合
民族文化的融合策略可概括为“由点到面+以实事说明”。“由点到面”即通过弘扬茶文化品质的一点以引出其他的民族文化,从而逐步扩大民族文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以事实说明”即通过生活事实说明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力量,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由上述分析可知,“由点到面+以实事说明”的融合方法更注重教师的客观引导和学生的个人学习。
以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五年级“Chinese festivals”为例,首先,教师由关键词“festivals”出发,引出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例如茶叶节,并以讲故事的方式讲一讲在茶叶节这一天各地都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都表现了哪些民族文化;其次,在全面铺开、重点讲解某个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后,教师就可以讲解一下其他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并分析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三) 传统文化典籍的融合
古典经学的融合策略可概括为“文化表现+意境展示”。“文化表现”即详细、全面地讲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例如《茶诗》《茶经》等等,“意境展示”即通过情境教学法展示我国的古代典籍,例如展示茶道、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等等。由上述分析可知,“文化表现+意境展示”的融合方法更注重知识展示。
以江苏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A travel book”为例,首先,教师由关键词“travel”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示世界各国美丽的风景区,并重点展示我国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等以茶叶闻名的主要地区;其次,在展示完不同地区的风景之后,教師还可以展示茶道以及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例如云南地区的采茶和制茶技艺。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品质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合策略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俗文化的融合,即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合各民族文化及传统节日文化,第二部分是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是核心部分,即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弘扬我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文化,第三部分是古典经学的融合,这是主体部分,即通过传统经学教育丰富英语文化教学内容,实现英语和本土语言教学的有机结合,并优化英语文化教学过程,在各个教学环节融合中华民族优秀的茶道文化和制茶工艺,从而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对茶文化品质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程静.外语教学中茶文化思维的融合与融合研究[J].福建茶叶,2018.
[2]王珊.传统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相融合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8(1):188-189.
[3]李解人.茶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融合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8):170-171.
[4]房晓静.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12):156.
作者简介:
唐旭超,江苏省溧阳市,溧阳市横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