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山东艺术学院
在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其不仅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音乐的向心力,还能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从音乐的本质来看,其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代表性艺术表现形式。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色彩较为浓厚,因而在不同地区,其音乐的特色也各有千秋。鉴于此,源于不同民族的音乐既是民族音乐,又是构成我国国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尤其是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交流也更为频繁,但在不断的交融过程中,又爆发出了相对尖锐的新问题。随着民族音乐交融形式的不断加强,原本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逐渐走向了衰弱,鉴于此,探讨民族音乐的传承是相当重要的保护民族音乐的研究主题。在此背景下,学校推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积极保护民族音乐,传承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1]。
民族音乐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同地域色彩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生活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创作出的民族音乐也各有千秋。本文从两个部分对音乐教育多元化特征进行分析。
其一,从起源分析,民族音乐是从人们说话声调逐渐演变过来的,后来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这些声调从音色等方面进行了润色。由不同民族创作出的不同音乐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也各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民族文化创作出的不同音乐类型,才使民族音乐有了灵魂,能更深层次地打动着听者。
其二,从表现形式分析,在音乐语言中,音乐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借助于音乐符号,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从而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教学方式。
音乐文化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更新、传递、积累与创造,由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才有了发展的空间。巧妙运用多种传播媒介、途径和方式在不同的区域间社会间传播音乐文化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核心含义。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来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
其一,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精髓,进一步丰富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技术与手段,在保有原本民族特色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融入不同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从而促使各民族之间的音乐不断融合。其二,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时刻保持对本民族音乐的特色的清醒认识,注重发扬本民族音乐的特色,不盲目照搬照抄外来音乐的风格,以免混淆了本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从此点上来看,使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在保有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丰富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从而促使民族音乐发扬壮大。
例如,双簧管诞生于西方音乐界,后传入中国,在最开始并没有被中国乐曲界所广泛接纳。为了推广双簧管在我国的发展,乐曲家们在借鉴国外作品结构严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情感的表达。因而,双簧管在中国民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的典型乐器之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牧羊姑娘》《小放牛》等。随着这种音乐形式的广泛流传,双簧管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将研究目光放于双簧管之上,创造出了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描绘大自然独特魅力的《春天的歌》、描绘民族风情特色的《情歌》等。这些较为突出的民族音乐代表作源于民族生活,给人的感觉比较质朴,与我国民族风格高度契合,有效地传承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在之后的发展中,音乐家们运用双簧管创造出了更具田园特色的民族音乐,如《光明行》这首乐曲由刘天华所创。他在乐曲中用小提琴的演奏特色与我国特色乐器二胡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更凸显了音乐的感染力。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校推广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可以促使不同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融合,我们可以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其他民族音乐的优势,在不断的融合过程中培养出更具时代气息、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进而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
不同地区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文化体现,这种不同的文化体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音乐教育对学生提升文化品位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不同地区之间的音乐文化也各不相同,如朝鲜族,它们的音乐文化不仅非常具有特色,而且还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交流与传递,正是音乐之间的这种交流与传递,才能进一步加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如今我们在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中也时常可以见到朝鲜族的音乐文化,这种民族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进一步提升了各民族之间凝聚力的同时,也为音乐增添了新鲜的活力。由此可见,音乐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才使音乐文化有了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点燃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激情,并且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音乐带给人的渲染力,更要注重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并且灵活运用民族音乐,同时知道民族音乐在我国坚定的文化地位,才能使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才能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进而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地发展,同时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
音乐文化是由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利用音乐来使自身得到放松,这种生活中的娱乐文化活动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就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多元化的音乐。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如回族、蒙古族等,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民族在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之后,形成了如今的多元化音乐。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时,教师要从基础开始,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指导,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力,以保证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同时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多元化音乐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外来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文化的作用,实现更好的传承。
为了实现多元化音乐教育,教师在对各个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融合的同时,更要懂得创新,只有善于发现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并在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兴趣,将本族音乐文化得以发散,从而更好地形成本民族专属的文化体系,为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