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闻矞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17世纪,意大利歌剧迅速蔓延全球,法国受其影响,刚开始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但是意大利众多艺术家前往法国造访,给法国艺术增添了新的成员,无法抗拒歌剧形式的巨大魅力与文化冲击,法国歌剧应运而生。意大利歌剧打开了法国艺术的大门,法国成为意大利后第二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国家,其产生的法国歌剧也承载着芭蕾舞的精髓。
法国歌剧经历重大变革后,在路易十四的70年代打破僵局,将具有法国姿态的歌剧形式推向历史舞台,并令世人惊叹。不可置疑的是,意大利多次对法国的造访,使执拗的法国冲出束缚的牢笼,逐渐接纳歌剧艺术,并创造出具有法国特色的歌剧代表。
17世纪,法国歌剧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展现出与本民族特色相符合的歌剧表现形态。法国歌剧的第一部作品出自佩兰和康尔贝共同创作的《波蒙娜》,吕利创作出法国特色的歌剧《阿尔米德》,而《阿尔赛斯特》与其他文学相比,选材角度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透过歌剧形式表现出英雄人物天职天命与爱情之间冲突矛盾下的悲剧结果。在创作风格上,法国歌剧的气势磅礴,伴有合唱和舞蹈艺术元素。歌剧中的发育韵律衍生的宣叙调,奠定了序曲的快慢节奏。歌剧的娱乐性逐渐向田园牧歌方向过渡,在技法上更加注重用意的表达方式,同时强调戏剧的强烈对比性和习俗性,并利用民间歌曲或舞曲形式,增添了歌剧朴实无华的特性,展现了特有的民族特色。
另外,法国歌剧产生的历史渊源,得益于传统文化的芭蕾舞蹈。意大利歌剧逐渐渗透到法国文化中,表演于化装舞会、芭蕾舞台等场所,法国人为其所展现的辉煌所喝彩。芭蕾舞是法国的人文标志,其16世纪在宫廷盛行,并且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他国家是难以达到这种程度的。
法国歌剧胜过意大利歌剧的原因在于法国戏剧发展有良好的根基,法国众多人才为歌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姿多彩的戏剧脚本、内涵丰富的戏剧元素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法国歌剧中的芭蕾舞题材多数源于语言与神话故事,音乐成分的节奏感很强。所以,芭蕾舞作为法国传统艺术对促进法国歌剧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古典悲剧至今已发展至成熟期,其朗诵风格和美学理论给法国歌剧提供了必要的戏剧发展条件。
歌剧城市化的创作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喜剧歌剧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题材源于生活,同流行歌调、民间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演出形式也比较短小精悍,形式诙谐、轻松、活泼。法国喜剧歌剧以卢梭为代表,其《乡村仆者》推动了法国歌剧的进一步发展。但配器的简单使多数作品达不到预期的质量,因此其开始走进歌剧改革道路,代表人物是格鲁克。歌剧表达手法为艺术创作积淀了最重要的两个原则——“真实”和“质朴”,歌剧《奥菲欧》正是较为典型的原则“真身”。
18世纪中叶,歌剧作家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作品将这一领域的歌剧推向高潮。与之前的歌剧有所不同,莫扎特歌剧具有较强的现实生活性,歌剧题材不再以深化故事为主,而是过渡到现实生活。莫扎特歌剧器乐和声乐的交汇融合,随着歌剧清洁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物性格的烘托表现,增添了音乐的鲜明和生动性,这是与传统歌剧相比最大的突破点。莫扎特歌剧形式另一鲜明特征是重唱形式,其是将歌剧推向高潮的重要方式。这些都为19世纪法国歌剧的产生准备了充足的基调。
法国歌剧继承巴洛克风格的歌剧特点,将芭蕾舞和大合唱部分放在歌剧的重要位置。在经历恐怖歌剧和拯救歌剧时期后,梅耶贝尔浪漫主义的法国歌剧占据了重要地位,《预言者》《新教徒》典型歌剧风格出现,但是最具代表性和强大生命力的法国歌剧是具有现实主义的歌剧作品《卡门》。其承载法国歌剧瓦格纳适合陈词滥调的浓重和声与刻板风格,基于法国歌剧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解释现实生活中爱情悲欢离合,没有复杂的造作元素,更强调于曲风音调、舞蹈,彰显自然质朴的气质。
数百年的文化源流,经过罗贝尔、拉莫、吕利等歌剧早期代表性作家,指导梅耶贝尔、凯鲁比尼、古诺、德利勃、比才、奥芬巴哈、德彪西、圣-桑等近现代音乐作家的努力,法国歌剧经历了漫长的“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直至从法国国门走向全世界,令人拍手称赞。在欧洲歌剧的三足鼎立时期,法国歌剧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其也代表着法国音乐家做出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