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霞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东六家子镇农科农机站 123211)
彩椒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醣类、纤维质、钙、磷、铁等营养素,也是蔬菜中维生素A和C含量最高的,尤其是在成熟期,果实中的营养成分除维生素C含量未增加外,其它营养成分均会增加五倍,因此有熟果甜椒的营养价值更高于青果甜椒之说。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而且越红越多。
彩椒作为一种特色蔬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奇、特蔬菜品种也逐渐在北方地区安家落户,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追求蔬菜品质优良、种类多样化的同时,更重视的是蔬菜营养均衡化、色彩多样化和饮食搭配中的色彩美感与佐餐享受,使得彩椒的种植和食用越来越流行开来。
改善黑斑及雀斑,还有消暑、补血、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能够使血液中的良好胆固醇增加,使血管强健,使血液循环转为良好,改善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的心血管疾病。
防止体内脂肪积存,从而减肥防病。
红甜椒所具有的强大抗氧化作用,可抗白内障、心脏病和癌症,防止身体老化,并且使体内的细胞活化,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选用无限生长型的温室专用品种,目前有生产上常用的而且种植比较成熟的品种有欧盛朝迈红色彩椒、欧盛黄永珍黄色彩椒、紫贵人紫色彩椒、白公主白色彩椒、桔西亚橙色彩椒。经过北方温室保护地多年种植和选择,其温室生产适应性强、丰产潜力大、品质和着色好。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也多使用以色列、荷兰进口的种子,该种子品质好,产品色彩美观,产量高,但成本高。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彩椒离体快繁技术,生产彩椒种苗,可降低成本。
彩椒壮苗标准是苗高25~30厘米;茎秆粗壮墩实;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单株10~15片展开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具光泽;植株普遍进入现蕾期。
3.1.1 选地:选择加温温室或日光节能温室作为播种育苗的场所。彩椒对土壤条件要求很高,pH为6.2~7.2。苗床土以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主,如果用多年的菜园土做苗床土,要进行消毒,以防止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
3.1.2 做床:苗床土营养要丰富,每立方米土中需加入成品有机肥50~80千克,磷酸二铵2千克,草木灰15~20千克,配以硼、钼等微量元素。
播种前用50%多菌灵、菌敌或用50%甲基托布津按每平方米150~200克,拌匀与苗床土一起过筛填入育苗床。根据温室大棚面积和彩椒品种数量确定苗床作畦多少,宽为1米,将处理的营养土均匀撒入畦面,一个品种为一畦。
3.2.1 种子处理及播种:一般在2月初彩椒进行播种育苗。彩椒种子可携带多种病菌,因此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在20℃温水中搓洗,除去不饱满的种子。将种子用55℃的水烫种,一边倒水一边不停搅拌,以免烫伤种子。10分钟后,水温降至25℃,再浸种8~10小时,浸种时也可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15分钟,有利于病毒病的防治,还可以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杀灭病原真菌和细菌。浸种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放在30℃条件下催芽。
也有一些农户用另外的方法处理种子。处理种子时要选择饱满充实、无病虫、色泽鲜亮的种子晾晒8~12小时后用1%高锰酸钾(或其它浸种液)浸种20~30分钟后,从而达到钝化病毒的目的。清洗干净后淋去种皮上的水分,装入湿布袋中置于25~30℃下催芽。变温处理。将已吸足水分的种子先置于25℃下处理15~18小时,再置于30℃下处理6~12小时,若种子已裂嘴开口,可降温至10℃左右。
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每天用25℃温水投洗1~2遍,使其受热均匀,4~5天后,种子露出白尖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将苗床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进行播种。播后上覆1~1.5厘米厚土层,在土层上加盖地膜,以利保温、保湿。必要时,可在上方支起小拱棚,以提高温度。
3.2.2 播后管理:播种后,白天保持28~30℃,夜间20℃,大约3~4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撤掉地膜,进行降温处理,防止植株徒长,培育壮苗。
温度控制。用遮阳网搭阴并适当放风,使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2~25℃,夜间12~14℃。覆土苗床出现龟裂应及时用湿润细土填缝,可起到苗床保墒,防止子叶带帽出土,有利于胚轴部位形成侧根,加速生长。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用8厘米×8厘米营养钵分苗。分苗地点选择温室内光照、温度和通风条件都比较好的场所,这样便于管理,也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采用单株分苗。分苗后开始的3~4天内要升温,白天25~28℃,夜间20~21℃,土温18~20℃。定植前10~15天对秧苗进行低温锻炼,使其适应大棚内的环境条件。通过通风、降温、降低土壤含水量等方法。间苗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进行,淘汰弱苗和子叶不全及生长势弱的幼苗。第二次在第1片真叶展开按3厘米×3厘米留苗。
真叶期管理。彩椒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进入常规管理,苗床保持在白天25~30℃,夜间14~18℃,重点防止夜间温床温度过高引起徒长而不利于培育壮苗和花芽分化。当至2~3片真叶时分苗,幼苗生长旺盛,进入花芽分化的前期,如不及时分苗极易造成徒长,延迟花芽分化。
分苗后保持温度和湿度,加速根系伤口愈合。因彩椒根系的再生能力差,分苗最好一次完成。炼苗期间禁止浇水,该过程逐渐进行,以防闪苗。
定植前15~20天扣棚膜。也可以上一年上冻前覆膜,土壤冻层浅,春天化冻快,可提早定植。当棚内土壤化冻时,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7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彩椒根系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对整地要求比较严格。深翻土壤,使土肥混合均匀。按60厘米起垄扣地膜。有滴灌设备的可以在膜下铺设滴定管进行暗灌,暗灌可以降低棚内湿度,防止棚内病害的发生。
4月下旬定植,有保暖设施的大棚可以提前10~15天定植。选择晴天进行定植。
定植时,不同品种定植密度不一样。彩椒植株比较高大,定植密度应该小一些;彩椒长势相对弱一些,定植密度可适当增加。在地膜上按35~40厘米距离打10厘米×10厘米孔,将苗放入孔中,浇二遍水。待第一遍水渗下后再浇第二遍水。水渗后,立即封埯。
4.2.1 温度管理:定植后,立即闭棚,进行缓苗。缓苗期间,棚内温度白天30~35℃,夜间20~25℃。如果遇到天气变化,气温下降,可在大棚内搭小拱棚,以提高温度,应注意的是白天应撒掉小拱棚膜,以防徒长。
缓苗后,白天适宜温度24~28℃,夜间适宜温度15~20℃。温度控制通过通风来进行,刚开始时可进行一侧通风,白天打开封口,晚上关闭。随着外界气温升高,可进行两侧通风。当外界最低温度大于15℃时,可进行昼夜通风。彩椒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超过30℃或低于15℃,不利于花芽的分化,易造成大量落花。
4.2.2 水肥管理:定植后5~7天浇水一次,此时地温较低、彩椒植株小、叶片蒸腾量也小,浇水量不宜过多。缓苗后适当控水,进行浅中耕培土,以防止植株徒长。
当门椒、对椒坐住后,果实达2~3厘米大小时,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500~1000千克;硫酸铵15~20千克或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施肥后及时中耕。
门椒采收后,对椒达到2~3厘米大小时,以及第三层果膨大期间,均要进行追肥浇水。有条件的大棚,可以从初花期开始连续15天施用二氧化碳肥,晴天750毫克/升,阴天550毫克/升。二氧化碳肥的施用可以增强分枝能力,提高坐果率,提高品质。
4.2.3 疏花疏果:门椒要及时采收,防止坠秧。门椒以下的侧芽一律摘除,内侧生长细弱的侧枝也应及时疏剪;采收中后期要及时摘除枯黄叶,并用聚丙烯绳牵引固定植株,以防倒伏。每株结果4~6个,使养分集中积累,提高果实品质。
当彩椒停止膨大、转色后及时采收。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从而影响商品价值。此时彩椒市场价格比较高,可达到2.5~3.0 元/千克。
彩椒病害以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为主。虫害主要以蚜虫、红蜘蛛和菜青虫为主。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6.1 病害:①疫病:可用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大棚内有时为降低棚内湿度,多采用粉剂防治方法,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②炭疽病: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③病毒病:20%病毒A 500倍液或增抗剂NS-83 100倍液。间隔10天1次,连喷2~3次。
6.2 虫害:蚜虫和菜青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3000倍液(注意:该药的安全间隔期11天)或20%速灭杀丁乳剂2000~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