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民
(新疆石河子121 团第一小学,新疆 石河子 832066)
游戏化学习是教师通过创建特殊的学习情境,将游戏与学习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学习知识技能,是一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方式。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能活跃课堂,集中学生注意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学科,其学习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普遍就不高,为了集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游戏化学习方式应用于小学教学中。
一方面,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无法在学习中长时间集中精力,但是在游戏中小学生反而能集中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数学知识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数学课开始之前,小学生精神状态还未进入课堂,处于兴奋阶段,在这时候导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教师可以设计“跳绳”游戏,在教学一开始,把学生分组,第一个组5 个人,第二个组6 个人,让学生统计每个组的跳绳数。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第二组的人数比第一组的多,觉得不公平,并要求第一个组再加入一个人。这样一来,“平均数”这一知识观念,被成功导入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不仅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小学生好奇心重,渴望学习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重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个橙子、一瓶水、一本书,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小组竞赛,让小组讨论猜测这些物品的重量,并将讨论结果制表统计,最后再用称重仪器称出物品重量,看哪一个小组猜测的数量值最接近。开展这种竞赛游戏不仅教授了学生数学估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由于大部分数学知识晦涩难懂,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成熟,因此利用游戏化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行程相遇”时,如果单纯在黑板上进行数字或者图画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各等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学习模糊,无法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地实验,即让两位学生从不同的地点同时出发,其他同学则负责观察和探索量与要素之间的变化,探索其等量关系,并用图像展示结果。这种实验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校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练习,会导致学生消极学习,降低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把游戏化学习模式应用于数学练习中,寓学于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倍数游戏,教师可以让同学按教室座位顺序,第一个同学念1,第二个同学念2,第三个同学拍手,即轮到3 的倍数的同学要拍手,没拍手或者念错的同学要受罚。在这个课堂游戏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锻炼了学生的快速运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体现在课前,在课堂结束前,小学生的精神更为亢奋,注意力更容易涣散。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设计一个能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游戏,以便调节小学生的学习疲劳,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抢三十”游戏,教师可以选择两位同学参与游戏,从1 开始每位同学每次能数一个或者两个数,看谁最先到三十,谁胜利。在课堂结束前利用这种简短的小游戏,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能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也可以“游戏化”。小学生普遍玩心重,利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布置数学墙报的作业。墙报内容可以包括:数学题、数学谜语、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以墙报的形式,可以让小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或者设计数学文艺会、数学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这种游戏化的课外作业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书面作业模式,巩固学生在上课时所学的知识,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评价同学,取长补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游戏化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设计趣味性高的教学活动,课堂结束后布置新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游戏化学习的实践不仅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