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萍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关第二小,甘肃 定西 748100)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不但长知识长身体,而是是行为习惯养成是的关键阶段,在这一人生的重要阶段,让学生接受国学教育,不只是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的需要,更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不论是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形成阶段,处在不稳定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个阶段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非常关键,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那么国学文化中的礼仪、孝道、诚信等素材就会影响学生是非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增加语文素养,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传统国学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曾经出现过断代情况,而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我国经典文化的认同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台湾、德国、日本、韩国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有人在。国内也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各类国学培训班纷纷涌现,呈现百花齐放的大美局面,社会和家长都认同国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但是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只靠这些机构和个人的热情是不够的,必须从学校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从小学生抓起,让国学文人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通过学习,加深对国学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而心在的学生朗诵的水平普遍不尽人意,造成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不够现状。而通过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学,学生就可以大量诵读,特别是朗读国学经典著作,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国学教育,还可以在诵读中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加深对国学的认同和理解,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虽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认识到学习国学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但很多活动都没有触及国学的灵魂,使用的方法途径等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主要如下:
由于学校语文教师工作繁杂,受到社会活动的影响,没有更充足的时间认真研读国学经典,备课时也没有详细的备写国学的相关内容,再加上国学经典本身的深度很难度,导致教师对国学也是一知半解,不够透彻,当学生学习国学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很好的“解惑”,导致学生也失去了对国学的学习,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由于国学的深奥和复杂难懂,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内容,只在课前课后,组织学生朗读国学经典,走走过长,讲讲形式,学生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和领悟国学的精髓。
为了全面推进和学习国学知识,教师就要把国学知识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去,为学生学好国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将早读课改为国学诵读课,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在班级或学校校园播放经典的国学录音,鼓励学生组织集体诵读。开展国学知识讲座,在班级进行国学小知识故事会等促进学生爱国学,学国学的氛围,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感受国学带来的无穷魅力,在学习中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背诵课文发能力。也能够进行知识的有效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国学知识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想学习途径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以及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学加强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的理解。
朗诵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要以朗诵为主,一方面因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面因为国学知识浩瀚如海,有些文章深奥难懂,小学教师也不一定弄明白,所以少讲多读,让国学知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学生的大脑中自然的发酵,发挥作用,这就等于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在国学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多鼓励,少批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学生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更好的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国学教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