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捷 徐 晴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公益项目设计应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形式,融入更多的视觉传达效果,体现视觉上的冲击感、体验感和动态感,为受众带去更优质的视觉效果。本文在对公益项目内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从视觉冲击呈现、动态视频交互和材料多样体验三方面阐述了公益项目设计中引入视觉传达理念的策略,以期为公益项目的视觉传达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有关公益项目概念、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国内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陈正辉(2012)指出,公益项目是面向社会大众,以宣传社会公益精神、事件和人物为题材的各类项目。张芸(2008)将公益项目的功能总结为通识教育功能、社会正能量引导宣传功能、信息传递审美功能、道德约束功能和审美体验功能。王受之(2002)将公益项目的特征归纳为社会性、广泛性和互动性,其中社会性体现了公益项目对社会受众精神、道德和观念养成的促进作用,广泛性体现了公益项目功能价值的覆盖面,互动性体现了公益项目的交互功能。本文认为,公益项目设计中引入视觉传达技术能最大化地体现设计的内涵、功能和特征,发挥公益项目视觉呈现方面的价值。
通过巧妙的视觉传达设计赋予公益项目以视觉冲击的效果,是现代公益项目设计中一种很好的设计策略。例如,一幅设计形式一般的公益广告海报,如果仅仅是描绘了公益项目的过程和内容,并没有增加视觉观赏效果,就难以激发受众的视觉冲击力,自然也难以达到公益广告项目的宣传效果。如果能够在广告海报中点缀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元素,则能够以此为特色,抓住受众的眼球,大大提升海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那么,在公益项目的设计中如何有效地引入视觉冲击元素呢?首先,通过激发情感引发视觉冲击。例如,在一则以“保护海洋动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项目设计中,设计师将画面整体设计为留白,中心右上角展现一个鲜血淋漓的鲸鱼尾鳍,仿佛在表达着无声的哀怨,引起了受众情感上的同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一个完美的设计作品。其次,通过色彩交汇唤起视觉冲击。例如,蓝色代表忧伤,红色代表奔放,根据不同公益项目需要体现的内涵,引入色彩交汇的形式往往能够加强受众的视觉冲击。
在公益项目设计中引入动态视频的效果,能够在项目与受众之间架起一条交互的桥梁,让受众通过视觉观赏体验到项目与自身的密切关联,也是一种将视觉传达设计理念融入公益项目设计的完美方案。例如,著名的德国暖心创新动态视频公益海报—— The Social Swipe(社会刷卡)便是其中的经典,整个海报由文字、图片和配套的视频组成,初次观赏仿佛与传统的公益宣传海报并无差异,但海报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线,引起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当人们靠近海报并拿出信用卡对着黑色线刷一次,海报中的面包便会切开并被一双粗糙的手拿走,之后海报会播放动态视频,内容为“由于您的刷卡,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了2 欧元的捐助,感谢您献出的爱心”。可以说,动态视频的播放让受众与这则公益项目本身建立起了交互联系,而视频的内容也激发了大多数人的爱心,他们很愿意通过一个简单的“刷卡”交互行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动态视频—感官行为”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成为这则广告传播的亮点。
材料是公益项目设计中的硬件元素,通过材料反映出公益项目的视觉传达效果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设计策略。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应结合公益项目需要表达的内容和精神,采用各类新型材料进行大胆地设计尝试,充分引用材料的视觉和触感以及多样性去表达公益项目的设计语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传达效果。例如,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于2015 年举办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项目——《五分之一》设计包装,便采用了材料多样性体验设计策略。设计师在活动现场放置了两面巨大的镜像镜子,当受众进入现场后能够观赏到镜子营造出的无限延伸空间和儿童人数,寓意需要关爱的留守儿童人数有很多。此外,在活动现场的墙壁上,固定了很多带有线头的蓝色手套,当人们拉拽完这些手套的线头后,留守儿童稚嫩的手指便呈现出来,产生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寓意成人应扶持儿童的双手,帮助他们健康地走向社会。应该说,丰富多样的设计材料很好地诠释了该公益项目的主题,为受众带来了完美的视觉传达体验。
视觉传达技术为公益项目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呈现效果,也为公益项目视觉体验的优化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希望设计师能够在公益项目设计中充分引入视觉传达设计理念,更好地表达出公益项目的内涵,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