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沈妍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1840年,中国遭遇了历史上的重大打击——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当时中国音乐错过了具有复调特征的巴洛克音乐,错过了理性至上的古典音乐,错过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浪漫主义音乐。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也正是这一背景下,洋务运动开展,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在引进西方军事装备的同时,军乐队也应运而生。后来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建立了新式学堂,经过不懈努力,使音乐课成为一门正经学科,而学堂乐歌也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制度下产生。康有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向光绪帝上《请开学校折》,提出应以德国学制为依据,要求“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
学堂乐歌兴起于洋务运动之后的中国,与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完全不同。由于这些歌曲由年纪较小的学生学习,其曲调有些运用日本歌曲曲调,如《男儿志气高》,有些运用了欧美曲调,有些则是中国本土的民谣和民歌的调,当然也有中国音乐家创作的简单曲调。那时学堂乐歌的作家更加注重对歌词的写作。其中,有些歌词呼吁人们保家卫国,有些歌词描绘壮丽河山,有些强调了男女平等,有些则是古代的诗歌文学。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
在此之前,清政府不重视音乐这门课程,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音乐课程。人们生活中大部分的音乐多为劳动时的劳动号子,或户外劳作时唱的山歌。封建统治者眼中音乐是娱乐奢靡的代言词,因此没有专门开设的课堂学习音乐。而在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开始模仿日本的制度和体制,大批中国留学生远赴日本,如正式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的萧友梅,也有非科班出身兼学音乐的沈心工、李叔同。这些留学者中有些专门学习音乐,这些人成为中国最早的音乐教师。萧友梅回国后成为国立音乐学院的校长,创作了最早的学堂乐歌,让国人有了学习音乐的机会,让人们正视音乐的作用。假如没有学堂乐歌的出现,那么现在中国的音乐发展无疑是缓慢的。
虽然学堂乐歌的作曲大部分借鉴其他国家的作品,如引用日本歌曲编写的《体操》《何日醒》等,但是中国作曲家也开始尝试基础写作。他们的创作虽然尚显青涩,但引领了创作先河,如《黄河》《送别》等歌曲随之诞生。而之后创立的国立音乐院,在萧友梅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带领学生深入学习简单基础的音乐理论,萧友梅校长编写了《和声学纲要》《乐学研究法》《近代音乐史纲》等珍贵的音乐教材、论著。
在新式学校中学习的学生也在大范围推广学堂乐歌,使之得以在中国广泛传唱,如李叔同的《送别》流传至今,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儿歌《两只老虎》为例,这首歌原本是《北伐军歌》,由法国儿歌《雅克兄弟》改编而成。歌词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一曲调传唱至今,影响深远。
(1)学堂乐歌的特征是旋律简单上口。对于现代音乐教育而言,在音乐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以往的简单旋律加上符合时代发展的歌词。将这些简单好听的歌曲保留传唱,一方面传承了之前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这些曲子适合各个年龄段学习,歌曲曲调容易记、容易学会。
(2)在学堂乐歌时期,很多乐歌的内容源自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捍卫祖国的决心,有些的内容选自古诗词韵,其歌词内容教育学生热爱自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很多学堂乐歌对当今人们仍有激励作用,王国维曾在《论小学唱歌科之材料》一文中提出:“与声音之美外,自当益以歌词之美”。李叔同的词就很好地凸显了中国古典韵文特色,让当代人在体味古典的文学之美的同时,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