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英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一门艺术,无论演奏、唱歌或欣赏,都包含着人们对音乐的情感因素。欣赏作为音乐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人们欣赏音乐的初衷不同,感悟不同,但都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如何增强欣赏者对音乐魅力的感受度,激发他们与创作者、演唱者的情感共鸣,提高其审美水平,是摆在相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引导欣赏者从作品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去整体把握,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中的美。想要让欣赏者竖起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作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统筹安排欣赏曲子的赏析方法,做好音乐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
欣赏者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这种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教育工作者讲述给欣赏者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如欣赏《杜鹃圆舞曲》时,第一次听时,可让小朋友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的印象。复听时用有趣的语言描述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尖的小房子上歌唱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小朋友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旋律流畅的波浪,有小朋友认为这是他听到杜鹃鸟发出的美妙的音乐;也有的多了很多斜纹,他们说好像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有的小房子里面还画了小鸟,他们天真地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小房子里不停地转圆圈,原来是乐曲在低吟……好美的画面,好丰富地想象啊!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欣赏者的想象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动手画画的过程中,感悟到音乐和美术的有趣融合,是培养其对音乐喜爱之情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总是离不开音乐的。舞蹈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等,它具有可视性,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释音乐,使人更容易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欣赏、感知音乐的目的。动是小朋友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他们创造动的机会,让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小朋友欣赏音乐的兴趣,以加深他们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使欣赏者能够自觉主动地走进音乐,喜爱音乐。例如:在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通过踏步走、队列的变化,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这样的跳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情绪、风格特点,是提高他们音乐感悟力的重要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给他,他们能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这是他们的潜能和兴趣,他们在探索,他们要表现。对于初学者的创作要求不要太高,只要他们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即可。
在欣赏《鸭子拌嘴》时,初学者听得比较模糊。此时,教育工作者可让每位初学者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以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初学者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在欣赏音乐时,把表演融入其中,通过让初学者演一演的方式,可以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深入,思维更活跃。例如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在让初学者熟悉音乐,理解角色后,让他们边听音乐边来演一演故事中出现的几个角色,来表现狼的凶残、少先队员彼得的聪明机智、猫的机灵乖巧……初学者按照音乐发展的情节表演着,无拘无束,演得很投入、逼真,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此情此景,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初学者都已经深深地投入到音乐情节所设定的环境中,表演得特别真实。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欣赏的关键,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就会产生好的效果,提高初学者的音乐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更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和魅力。